哮喘诊疗方案

哮喘诊疗方案

ID:47529518

大小:25.6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3

哮喘诊疗方案_第1页
哮喘诊疗方案_第2页
哮喘诊疗方案_第3页
哮喘诊疗方案_第4页
哮喘诊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哮喘诊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哮喘诊疗方案病名:哮病,中医来讲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祛邪。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平时应扶正治本以减少或控制其发作。本篇所论哮病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哮喘西医又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此

2、种炎症常伴随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3)有过敏

3、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   (7)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

4、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

5、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三)证候诊断   1.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喉中痰鸣如

6、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2.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

7、,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和中成药   1.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   (1)风哮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推荐方药:黄龙舒喘汤加减,炙麻黄、地龙、蝉蜕、紫苏子、石菖蒲、白芍、五味子、白果、甘草、防风。   (2)寒哮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推荐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麻黄、细辛、半夏、杏仁、生姜、紫菀、冬花、甘草。   (3)热哮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推荐方药

8、:定喘汤加减,麻黄、黄芩、桑白皮、苏子、半夏、银杏、杏仁、款冬花、甘草。   (4)虚哮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推荐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