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地理实习报告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

ID:47547280

大小:477.4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14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_第1页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_第2页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_第3页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_第4页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秭归地理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综合地理实习报告题目:链子崖危岩体形成机制、危害及防治措施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班级:016131学号:20131004494姓名:冷勇辉老师:陈旭黄咸雨2016年7月21日1目录0.前言11.链子崖危岩体形成机制22.链子崖危岩体危害33.链子崖危岩体防治措施45.结语70.前言链子崖危岩体是本次秭归实习的第一条路线所观察的,链子崖危岩体是岩层开裂变形体,发育在由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坚硬石灰岩组成的阶梯状陡壁上,底为厚1.8~4.2m的马鞍山组(P1qm)软弱煤系层,岩层倾向上游、斜向长江。链子崖危体位于长江西陵峡的兵书定剑峡出

2、口处南岸,与北岸新滩滑坡隔江对峙,紧扼川江航道咽喉;下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6.5km,上距秭归县城15.5km,地处西陵峡新滩崩塌、滑坡频发区。历史上曾发生崩塌、滑坡14次。1985年6月新滩滑坡将千年古镇新滩镇——摧毁入江,被迫停航12d。列为重大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工程,现已完成危岩体防治工程任务。链子崖危岩体的背景:链子崖危岩区位于黄陵背斜西翼,地层呈单斜构造,挟持于北北东向仙女山和北北西向九湾溪两活动性断裂之间,构造裂隙发育。频繁的微弱地震是本区的地震特点。区内地下水主要有碳酸盐岩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两大类。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分布,构成多层状水文地质结

3、构。栖霞灰岩为强透水体。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顺裂缝下渗,以管道岩溶裂隙水为主。链子崖地处鄂西暴雨区内,雨量充沛,具多久雨,暴雨的特点。1111链子崖地形陡峻,岩体软硬相间,主要由下二叠统坚硬栖霞灰岩夹薄层页岩组成,坐落于1.6~4.2m厚的马鞍山煤系软弱地层之上,岩层走向为北30°~50°东,倾向北西,倾角27°~35°。崖体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北宽南窄,南高北低,俯视长江,崖顶面向北西倾斜,分布高程为180~495m之间。崖下东侧展布着与其平行的猴子岭斜坡;崖上西侧筲箕洼至雷劈石滑坡毗邻。链子崖在长约700m、宽30~180m范围内发育有58条

4、裂缝,将岩体切割成3个危岩区(据徐卫亚,1991)。Ⅰ区——T0——T6缝危岩区:位于链子崖南部,其南、西分别以T0和T6缝为界,北东侧临空,高约110m,底部以煤层为界,呈不规则菱形块体;南北向长220m,体积86.5×104立方米。T1、T2、T3、T4及T5缝组。Ⅱ区——T7缝危岩区:以T7缝切割出一南北向长50m,东西宽约5~15m、高73m的上宽下窄的楔形岩体体积约2×104立方米,斜贴于陡崖之上。Ⅲ区——T8——T12缝危岩区。危岩区西以T12缝和F3断层为界,南以T8-1-1缝为界,东、北两面为陡崖,底部为马鞍山组煤系。危岩体平面似扇形,北西

5、向长约200m,北东向宽100m,陡崖高山60~90m,体积约226×104立方米。后者习惯称“5万方”危岩。此外,受T11、T14、T15号缝围限的一表层滑移体俗称“7千方”滑体。图1链子崖危岩体远观图1.链子崖危岩体形成机制本文参照区域性规律。参考链子崖以往的资料,依据近期勘察试验的成果,包括地质勘查、数值模拟、物理模型、力学试验、物探等成果,对链子崖危岩体的形成机制予以分析。可归纳为下面几点:1.地层组合1111危岩体上部以坚硬巨厚层状灰岩为主体,下部为灰岩夹多层页岩,底部为软弱的煤系地层,形成软基座结构。此类岩体,下部易产生塑性变形,导致上部岩体开

6、裂。而上部的坚硬岩层又易产生脆性破裂,因而加剧了整个危岩体的变形破坏。2.构造断裂的分划与切割危岩体裂缝的形成与发展,明显受构造的控制,主裂隙明显追踪断层和裂隙发育。3.临空卸荷物理模型试验表明,T8、T9、T10诸裂缝首先是长江下切造成的卸荷作用追踪构造结构面产生的。下切至海拔96m时,岩体显著张裂。裂缝呈上宽下窄状,其变形深度控制在下切深度以上。区域调查表明,卸荷产生的山体开裂甚为普遍。鄂西山区约占岩质斜坡变形的33%。其发育方向平行临空陡崖面,显张裂特征,发育深度受临空面高度的控制,一般位于坡脚以上(据刘传正2006)。上述特征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一致

7、`综上在高陡临空面形成过程中、卸荷作川使坡体产生卸荷裂隙,迫踪构造面发育,地表裂缝逐渐形成。4.底部大规模采空(人类工程活动)由于采煤产生大面积的采空区,迅速改变了坡体的结构,迫使山体内应力不断调整,山于煤层顶板一十分完好.不能形成自然冒顶减压和自然冒落支撑空区,因而产生悬臂梁效应及不均匀沉陷,导致井地压强烈,顶板平铺下沉,煤柱被压裂,回填矿渣被压实,山体开裂迅速发展。因此,底部大面积采空是形成链子崖大规模山体开裂的最大最直接的原因。5.水的作用溶蚀作用,造成裂缝进一步发展,下蚀产生开裂,并形成诸多的溶蚀裂隙、溶洞、落水洞和竖井,使岩体开裂能追踪溶空地段迅

8、速发展。暴雨在空洞型裂缝中形成瞬间高水头,加速裂缝的扩展,对岩体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