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ID:47555758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5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_第1页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_第2页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_第3页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_第4页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课后作业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测量》第二阶段离线作业一、填空题:1.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第四章,第三节)2.在倾斜地面进行丈量水平距离的方法有(平量)法、(斜量)法。(第四章,第一节)3.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第四章,第三节)4.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出所在象限角。(第四章,第三节)5.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303°20'),象限角为()。(第四章,第三节)6.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和工具)、(观测者)、(外界条件的影响)三

2、方面的原因产生的。(第五章,第一节)7.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第五章,第一节)8.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9.4mm)。(第五章,第二节)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第五章,第三节)10.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水准点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二种。(第五章,第四节)二、选择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第四章,第一节)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2.用钢尺丈量平坦地面两点间平距的公式是(A)(第四章,第一节)A

3、、D=nl+qB、D=KlC、D=nl3.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第四章,第三节)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4.(C)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第四章,第三节)A、天顶距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5.测量工作中,常用(B)来表示直线的方向(第四章,第三节)A、水平角B、方位角C、竖直角6.罗盘仪是用来测定直线(C)的仪器。(第四章,第四节)A、水平角B、竖直角C、磁方位角7、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第一段长1500m,第二段长1300m,中误差均为+22mm,问哪一段的精度高(A)。(第五章,第

4、二节)A、第一段精度高,B、第二段精度高。C、两段直线的精度相同。8、用经纬仪测两个角,∠A=10°20.5′∠B=81°30.5′中误差均为±0.2′,问哪个角精度高(C)(第五章,第二节)A.、第一个角精度高B、第二个角精度高C、两个角的精度相同9、在误差理论中,公式中的△表示观测值的:(C)(第五章,第二节)A、最或然误差B、中误差C、真误差D、容许误差10.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A)。(第六章,第二节)A.选点、测角、量边;B.埋石、造标、绘草图C.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三、名词解释:1、观测条件(第五章,第一节)答: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多个方面,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

5、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工作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由于加工制造不完善和校正之后残余误差的存在,导致观测值的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2、观测者观测者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进行观测的,由于感觉器官鉴别能力的局限性,在进行仪器安置、瞄准、读数等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与此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也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外界条件的影响各种观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外界条件如阳光、温度、风力、气压、湿度等都是随时变化的,这些因素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观测者、仪器和外界条件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通常称为观测条件。2、等精度观测(第五章,第一节)答

6、: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多个方面,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测量仪器和工具测量工作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由于加工制造不完善和校正之后残余误差的存在,导致观测值的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2、观测者观测者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进行观测的,由于感觉器官鉴别能力的局限性,在进行仪器安置、瞄准、读数等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与此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等也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外界条件的影响各种观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外界条件如阳光、温度、风力、气压、湿度等都是随时变化的,这些因素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观测者、仪器和外界条件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

7、因素,通常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打错误的打×)(√)1、测量成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任何观测值都存在误差。(第五章,第一节)(×)2、观测条件好,则成果精度就高;观测条件差,则成果精度就低。(第五章,第二节)(√)3、观测误差与观测成果精度成反比。(第五章,第一节)(√)4、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测量仪器和工具构造不完善或校正不完全准确。(第五章,第一节)(×)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