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饱和度计算

道路饱和度计算

ID:47558123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5

道路饱和度计算_第1页
道路饱和度计算_第2页
道路饱和度计算_第3页
道路饱和度计算_第4页
道路饱和度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饱和度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0引言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1道路分类

2、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1.1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1.2公路最新范本,供参考!公路是连接各

3、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2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2.1饱和度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

4、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2.2影响因素最新范本,供参考!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和度的因素主要还有车流量、道路

5、通行能力、行程速度及运行时间等。2.2.1行程速度与运行时间道路行驶速度越高、运行时间越短,饱和度值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饱和度值与行车速度成反比,与行驶时间成正比。2.2.2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饱和度与行驶的自由程度成反比,即行驶自由程度越大。饱和度值越低。2.2.3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程度车辆在道路上受阻或干扰(如大型车辆的混入、超车等)越多,饱和度值就越高,即两者呈正相关关系。2.2.4气候因素,如雨、雾、雪及台风等,会使车辆行驶速度减慢,饱和度值增加。3饱和度计算方法具体对城市道路和公路而言。目前

6、饱和度的计算方法不同.主要体现在计算时段上,公路计算饱和度常用日交通指标,即求得日最大交通量与日最大通行能力的比值;而城市道路由于日交通量随时段变化较大。常常在进行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日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小时最大通行能力的比值计算方法。相应地。其采用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也略有差异。最新范本,供参考!饱和度的值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两者所在时间段必须统一用日交通量或者小时交通量,一般而言,交通量是通过观测站记录和交通量调查后通过换算得到的,已有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及程序。饱和度计算的难点在于通行能力

7、的确定。因为公路、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不同,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详述城市道路和公路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其中重点在于通行能力的计算。3.1城市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城市道路饱和度采用道路日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道路小时最大设计通行能力的比值来计算。其中交通量数据由调查或观测获取后通过折算而得。此处不详细论述,以下重点介绍通行能力的计算。计算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必须先了解如下概念。3.1.1理论(可能)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又称可能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理想条件下。每条车道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计算公式如下:CB=

8、3600/t0式中,CB为理论通行能力;t0为平均车头时距。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议的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见表1。表1我国单车道理论通行能力取值行车速度(km/h)2030405060通行能力(pcu/h)14001600165017001800注:pcu指“折算标准车”,下同3.1.2实际通行能力最新范本,供参考!实际通行能力是指在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