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

ID:47571910

大小:48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16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工艺设计1.2设计要求设计规模为1600m³/h,水厂自用水量为5%,净产水能力为1600m³/d×1.05=1680m³/d=0.4667m³/s1.3设计内容完成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工艺设计说明书一份,手绘1号图纸一张2设计说明2.1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工作原理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利用转动的叶轮使泥渣在池内循环流动,完成接触絮凝和澄清的过程。该型澄清池由第一絮凝室、第二絮凝室和分离室组成。在第一和第二絮凝室内,原水中胶体和回流泥渣进行接触絮凝,结成大的絮体后,在分离室中分离。清水向上集水槽排出。下沉的泥渣一部分进入泥渣

2、浓缩室经排泥管排除,另一部分沿回流缝在进入第一絮凝室进行絮凝。2.2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工作特点机械搅拌(原称机械加速)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其特点是利用机械搅拌的提升作用来完成泥渣回流和接触反应。加药混合后的原水进水进入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叶片的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第一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粒。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进行沉淀分离。这种水池不仅适用于一般的澄清也适用于石灰软化的澄清。2.3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要点及数据(1)二反应室计算流量(考虑回流因素在内)一般为出水量的3~5倍;(2)清水区上升流速一般采用0.8

3、~1.1mm/s,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时可采用0.7~0.9mm/s;(3)水在池中的总停留时间为1.2~1.5h,第一絮凝室和第二絮凝室的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第二反应室按计算流量计的停留时间为0.5~1min(4)为使进水分配均匀,可采用三角配水槽缝隙或孔口出流以及穿孔管配水等;为防止堵塞,也可采用底部进水方式。(5)加药点一般设于池外,在池外完成快速混合。一反应室可设辅助加药管以备投加助凝剂。软化时应将石灰投加在以反应室内,以防止堵塞进水管道。(6)第二反应室内应设导流板,其宽度一般为直径的0.1左右(7)清水区高度为1.5~2.0m;(

4、8)底部锥体坡角一般在45°左右,当设有刮泥装置时也可做成平底最新范本,供参考!(9)方式可选用淹没孔集水槽或三角堰集水槽,过孔流速为0.6m/s左右。池径较小时,采用环形集水槽;池径较大时,采用辐射集水槽及环形集水槽。集水槽中流速为0.4~0.6m/s,出水管流速为1.0m/s左右。考虑水池超负荷运行和留有加装斜板(管)的可能,集水槽和进水管的校核流量宜适当增大。(10)进水悬浮物含量经常小于1000mg/L,且池径小于24m时可用采污泥浓缩斗排泥和底部排泥相结合的形式,一般设置1~3个排泥斗,泥斗容积一般为池容各的1%~4%;小型水池也可只用底部排泥

5、。进水悬浮物含量超过1000mg/L或池径24m时应设机械排泥装置。(11)污泥斗和底部排泥宜用自动定时的电磁排泥阀、电磁虹吸排泥装置或橡皮斗阀,也可使用手动快开阀人工排泥。(12)在进水管、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分离区、出水槽等处,可视具体要求设取样管。(13)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搅拌机由驱动装置、提升叶轮、搅拌浆叶和调流装置组成。驱动装置一般采用无极变速电动机,以便根据水质和水量变化调整回流比和搅拌强度;提升叶轮用以将一反应室水体提升至二反应室,并形成澄清区泥渣回流至一反应室;搅拌桨叶用以搅动一反应室水体,促使颗粒接触絮凝;调流装置用作调节回流量。有关

6、搅拌机的具体设计计算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九册《专用机械》。(14)搅拌浆叶外径一般为叶轮直径的0.8~0.9,高度为一反应室高度的1/3~1/2,宽度为高度的1/3。某些水厂的实践运行经验表明,加长叶片长度、加宽叶片,使叶片总面积增大,搅拌强度增大,有助于改进澄清池处理效果,减少池底积泥。3设计计算最新范本,供参考!池体计算尺寸示意图3.1二反应室Q=1680/3600=0.4667m3/s第二反应室计算流量Q’=5Q=50.4667=2.3335m3/s设第二反应室内导流板截面积A1为0.035m2,u1为0.04m/s取第二反应室直径D1=9.0m,

7、反应室壁厚δ1=0.25m第二反应室外径D1'=D1+2δ1=9.0+2×0.25=9.5m取第二反应室内停留时间t1=60s(t1=30~60s)最新范本,供参考!考虑布置结构,选用H1=3.0m3.2导流室导流室中导流板截面积A2=A1=0.035m²导流室面积ω2=ω1=58.3m²取导流室外径为13m,导流室壁厚为δ2=0.1m导流室外径D2'=D2+2δ2=13+2×0.1=13.2m第二反应室出水窗高度,因H2需满足H2=1.5~2.0m,因此符合要求导流室出口流速u6=0.04m/s出口面积则出口截面宽出口垂直高度3.3分离室取分离室上升流

8、速u2为0.0011m/s分离室面积池总面积最新范本,供参考!,半径为R=1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