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

ID:47598553

大小:45.6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4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_第1页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_第2页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_第3页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_第4页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本真作文教学初探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作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不重视去调查学情,为了“应试”而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学生胡编乱造,致使学生的作文远离生活、缺乏体验、缺乏真情。从四个方而谈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出的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主要变化。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追求本真的快乐作文,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的奋斗目标。1•注重激情引趣,让作文扣人心弦2.坚持日积月累,让作文沁人心脾3.引入自改互评,让作文感人肺腑。关键词:木真作文;理念变化;快乐作文

2、农村小学作文现状—、本真作文的必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岀“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屮不难看出学生的真情实感是学生写作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作文教学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有两者和辅相成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感悟生活的真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本真作文的现实性2013年12月我们对我校三到六年级学生及部分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3%的学生喜欢习作,高达66.6%的学生不喜欢习作。在习作时能写真事的学生占T0%,能通过真事表达真情的学生占5%。几乎每位教

3、师都怕上习作课,觉得无计可施。主要表现为:1.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应试而作,为了所谓的“有意义”“冇趣”“难忘”,他们抛开自己的生活经历,要么照搬作文选上的内容,要么胡编乱造,文中描述的生活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去甚远,甚至望风捕影、无屮生有地编造故事,脱离生活实际,缺少童心童趣,缺乏真情实感。2.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对孩子们的要求过高,过分强调文章的选材与立意,篇章结构的安排,好词佳句、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注意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生活素材,不能用心体会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导致他们有话不敢写,有感不敢发,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获得高分,他们只能乱搬乱套。而教师的个人引导乂不到位,导致学生

4、大多达不到要求,继而慢慢失去了对习作的兴趣,逐步产生了怕习作、厌习作的心理,习作时无从下手。同时在习作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简单地进行“解题”、“读范文”、“写作”的三段式教学,甚至有些教师只给学生读读习作耍求,就让学生自己去写。教师不重视去调查学情,为了“应试”而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学生胡编乱造,致使学生的作文远离生活、缺乏体验、缺乏真情。习作似乎成了师生共同的包袱,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作文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宣泄”,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捷径”。鉴于此,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习作屮学生主休地位缺失以及写作内

5、容、情感等方而不真实的问题迫在眉睫,教师要让习作成为学生自我的积极倾诉,童年生活的记忆珍藏,心灵成长的宝贵历程。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变化以下分四个方面谈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岀的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主要变化。—、从功利到人文的位移《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大家都看到了在作文教学目标要求、形式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认为作文教学的要求降低了,文体淡化了,训练提得少了。原来要求小学生写的记叙文改为记实作文、想彖作文等等。但这些变化的背景是什么?根据何在呢?随着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包括小学语文教育、作文教学屮深层结构的问题逐渐浮出水而,需耍我们冷静

6、、严肃和更富冇智慧地去思考。诸如,教冇的本质;语文教育、作文教学的本质;小学语文教育、作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育、作文教学的区别;教育与训练的区别;知识技能的教学是目的还是手段。具体到小学作文教学,目标、过程、评价及形式、内容方而的变化与功利教育的区别等等。小学生是具有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体,儿童生命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精神生命的教育应该是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对于小学作文教学而言则意味着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的整体性。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的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目标”。语文索养是体现于一个完整、复杂、多样、丰富的人的身上的。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但人的发展不

7、等同于七个目标的简单相加Z和,七个方而屮任何一个方面也不能等同于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中的,而不是游离其外的,这应是语文索养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性,表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是学生语言知识、言语表达能力的综合重组,更融进了学生口身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正是在各方面语文索养的协调作用下,学生使用准确语言抒写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表达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作为整体性的小学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