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

ID:47602150

大小:116.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6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_第1页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_第2页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_第3页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_第4页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临漳县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_28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临漳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28班)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散文”的对峙的名词,严格地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所以有人说过,“图画就是无咅的诗”,“建筑就是冻凝的诗”。柏拉图的对话,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而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这个区

2、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音律。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比较韵文为更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就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的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來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吋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

3、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在韵文里,格式是有一定的,韵法也是有准则的,无论你有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只需要按照规律填凑起来,看的时候行列整齐,读的时候声调铿锵,至少在外表上比较容易遮丑。散文便不然,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Calyle)翻译莱辛的作品的吋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伯风(Buffon)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波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

4、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英奥妙之所以然。譬如说《左传》的文字好,好在哪里?司马迁的文笔妙,妙在哪里?这真是很难解说的)(3分)(选自《论散文》)1.根据文意,下列对“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和我们人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天天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是散文。B.散文是一种翻译,它能够把我们头脑里的思想情绪译成语言文字呈现出來,最能显现作者真实的个性。C.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限制,是最自由的,因此驾驭起来相对容易些。D.散文的妙处很多,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它比其他文体更有艺术价值。1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和散文相对的文体严格地讲应当是“韵文”,而“韵文”和诗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B.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包含着诗,而号称为诗的,里面的材料却仍然是散文。C.散文和韵文的区别在于节奏和韵律这些形式要素上的不同。D.在韵文里,格式是固定的,韵法是相同的,即使没有什么高深的诗意,读起来也会感到声调铿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吋常可以用各种媒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观看体操比赛、欣赏交响乐等也能体会到一种诗意。B.散文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所以,我们鉴赏散文只可意会,

6、不能言传,对于散文那流动的情感,更是无法把握。C.要写出好的散文,富于感情、思路清晰都是需要作者把握的重要因素。D.伯风说:"文调就是那个人。"因此,提高人品,也有助于提高文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秋风袅袅秋虫鸣张强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吋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川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鯛期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

7、月己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们怕辜负大好的时光。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路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耍持续到秋初。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已禁不住越吹越凉的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层秋雨

8、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郎士元《送别》)一声凄切的蝉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