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

ID:47606014

大小:260.78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8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_第1页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_第2页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_第3页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_第4页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中心应急处置预案图文版(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中心应急预案图文版(一)余美芳 2017-10-13目录1.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2.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应急预案3.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应急预案4.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5.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6.管路和透析器凝血的应急预案7.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8.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9.溶血的应急预案10.动静脉内瘘穿刺致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  一.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有效血容量的减少、血浆渗透压的改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管收缩能力降低、内分泌因素、醋酸盐不耐受以及药物等各种因素是引起血透中症

2、状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二)、临床表现:少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但大多数病人同时有头晕、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肌肉痉挛性疼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冠心病者可诱发心律失常及心绞痛。(三)、防治措施:对初次血透、年老体弱病人为预防低血压的生,可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小面积透析器、适当预充,血透应缓慢进行,血流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脱水不宜过多、过快,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改进透析技术如应用序贯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生理性透析,透析中钠模式超滤模式的应用。(

3、四)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示意图:                                               二.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紧张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失衡综合症、硬水综合症;水分超滤不足,每次透析结束没有达到目标体重;降压药在透析过程中被透出;肾素依赖型高血压;透析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二)、临床表现:透析中血压升高,患者头痛、焦躁不安或无明显症状但血压较上机前显著升高,血压大于160/100mmHg以上。(三)、防治措施:

4、   1、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量,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以内,盐的摄入量应小于2g/d,同时进行充分透析。   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   3、加强宣教,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在透析间期能做到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用药物;同时注意休息,戒烟戒酒。   4、改变透析方式,对特别严重者应中止透析。 (四)、高血压的应急流程示意图:  三.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患者使用新透析器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过敏反应 ;透析器的生物相容

5、性不良,刺激了单核细胞释放白介素-2(二)、临床表现:   1、A型:多发生与透析开始后5~30min内,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发热感、皮肤瘙痒、咳嗽、流泪、流涕、打喷嚏、腹部绞痛等,严重者可心跳骤停甚至死亡。   2、B型:临床较多见,多发生与透析开始后1小时内,表现为胸背部疼痛、低血压、恶心、呕吐、喉头水肿等。 (三)、防治措施:   1、新透析器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充分预冲。   2、改用r射线或高压灭菌消毒的透析器。   3、复用透析器或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四)、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应急流程示

6、意图:  四.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 1、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部分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   2、脑缺氧。   3、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二)、临床表现:   1、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2、重者表现为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   3、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

7、全身肌肉痉挛、昏迷。 (三)、防治措施:   1、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2、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   3、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   4、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补充高渗糖水。   5、重度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或立即终止透析。(四)、失衡综合征应急流程示意图: 五.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过低、机器空气监测失灵,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二)、临

8、床表现: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若病人垂头仰卧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