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ID:47672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8

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1页
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2页
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3页
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弧菌分类及常用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弧菌的认识需不断深入,必需对其建立一个稳定的实用的分类鉴定系统。常用的分类鉴定方法有表型特征分类鉴定、遗传型分类鉴定等,但他们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就弧菌分类、分类鉴定的常用方法以及分类鉴定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弧菌溶藻弧菌16SrRNA分类鉴定弧菌属(Vibrio)隶属于γ-变形杆菌纲弧菌科,是菌体短小的革兰氏阴性菌,体长约0.5×(1~5)微米,通常呈运动杆状、直或弯曲成杆状,嗜温,化能有机营养型,也可以进行兼性厌氧发酵,一般可以在海水琼脂及选择性培养基TCBS上生长,大多数氧化酶活性阳性[

2、1]。弧菌在水生环境中分布广泛,与真核生物(如鱼、虾、人等)有密切的关系。某些弧菌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原菌,有些还是人类的致病菌,严重的甚至致人死亡。然而,除了作为病原菌,弧菌在生态环境中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弧菌可以吸收溶解的有机物质,从而对水环境中的营养循环起作用;某些弧菌可以分解几丁质,增加了氨基糖的来源;还有的弧菌可以降解多元环芳香烃以及产抗生素等等。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属于弧菌属,无芽孢、荚膜,单独存在或尾端相连,为嗜盐嗜温性、兼性厌氧的海生弧菌[2]。以前被认为是副溶血弧菌的生物型,1974年《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将它列为副溶

3、血弧菌Ⅱ型,后证实两者的DNA中G+C含量不同,1984版把它从副溶血弧菌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种[3]。溶藻弧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水及河口处[4],数量居海水类弧菌之首[5],是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条件致病菌。溶藻弧菌为嗜温菌,从夏季到冬季,由赤道向两极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数量也明显减少[6],其对养殖动物的致病性也多发生在夏季[7]。此外,溶藻弧菌对人的致病性也有大量报道,可引起人食物中毒,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8]。1.弧菌的分类从1854年,意大利医师FilippoPacini发现第一种弧菌开始到2002年,弧菌

4、种类已增加至47种,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弧菌被发现及鉴定,弧菌属所包括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2004年,Thompson等通过16SrRNA,recA与rpoA基因序列分析,将弧菌划分为4个科,即Salinivibrioaceae,Enterovibrioaceae,Photobacteriaceae,Vibrionaceae。Vibrionaceae只包含弧菌属这一个属,属中包括除了V.fischeri群之外所有的63种弧菌。其中,通过对16SrRNA,23SrRNA,recA,gyrB等进行序列分析及表型分析显示,V.cholerae和V.mimicus应当列入属的行列,但是

5、这两个却是弧菌属的成员。同时有人表示,弧菌属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发育群,可以提升至科的行列来进行研究。像这样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9]。随着弧菌数量不断增多,人们对于弧菌的认识需不断深入,必需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鉴定。因此建立一个稳定的实用的分类鉴定系统是当务之急。2.弧菌基因的分子鉴定核糖体RNA(rRNA)分子存在于所有细胞生物中,rRNA基因与细菌整个基因组的变化相比,有高度的保守性。其本身的进化就反映了生物系统发育历史,因此可以用来重现所有细胞生物间的进化关系[10]。另外,由于其在细菌染色体上存在多个拷贝,现已作为标记基因广泛应用于细菌分类学和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

6、究中。分类学历史上5S,16S,23SrRNA基因都曾用于细菌包括弧菌的分类鉴定中,它们是系统发育研究的标志分子,被称为“分子计时器”[11]。其中16SrRNA基因序列的应用最普遍,由于16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总长度适宜,结构完整,利用16SrRNA基因分析,不仅速度快,而其精度更高,适于分析大量弧菌的种群变化规律研究[12,13]。将样本中16SrRNA的基因片段,通过克隆、测序或酶切、探针杂交获得16SrRNA序列信息,再与16SrRNA数据库中的序列数据或其他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其在进化树中的位置,从而鉴定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种类[14]。然而,16SrRNA基

7、因在弧菌的分类鉴定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于16SrRNA基因的测序及比对分析,将弧菌鉴定到属乃至科的水平,但鉴定至种的水平就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在弧菌科中,16SrRNA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7.6%以上,有些弧菌种之间的相似度甚至接近100%[15,16]。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用于鉴定的标志分子来增强我们对于弧菌分类的认识。其他已被使用过的标志分子有hsp60,gyrB[17,18],recA[19,20],rpoA,rpoB,atpA,等等。3.弧菌常用鉴定方法1970年,Colwell提出了多项分类的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