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

ID:47679230

大小:115.7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0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3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4页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目标、支撑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创建学校特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管理的主耍平台。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它反映社会的需要、国家的意志,同时又传承和发展着人类的科技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始终把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特色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精心设计开发课程,认真落实实施建设课程,不断反思完善学校课程,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只有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价值。一、学校课程

2、实施的基础与条件1、学校背景分析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德育为先的人才观、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坚持"基础加特色,实践加创新"的工作理念,以"绿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追求优秀卓越建设幸福校园"为愿景,以队伍建设打造、管理落实优化、智慧生成传递为内涵发展工作机制,围绕育人的核心目标,夯实德育、课程教学二个体系基础建设,落实基本规范,提高基本素养,全力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持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激活学校队伍建设活力、学校发展活力。2、学校课程与办学思想目标传承优良传统,培育并发展学校特色品牌,丰富学校内涵文

3、化,梳理体制机制,建设优秀队伍,真正落实在基础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等科学理念作用下的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和全员管理,形成学校"'规范一自觉"的和谐管理文化,使学校师生能自尊自律自主自强,进而达到学校建设定位的高品位、高质量,有品牌,有内涵,努力实现”多元共生、绿色和谐、优秀卓越幸福校园”。学校课程建设,以优化基础型课程、发展拓展型课程、完善研究型课程为策略目标,发展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基础课、拓展课引伸的研究性课程。使课程内容和结构有利于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及创新精神和谐发展。形成有学校特

4、点的课程体系。学校响应县教育局要求,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古城卢龙》相整合,明确主题,注重过程。将校本必修课程《经典诵读与赏析》、《美文欣赏与写作》和语文课程相整合,即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程的质量。继续增加学生喜爱的选修课,确定时间,确定选修课教室和指导教师,保证上课的质量。每周安排0.5课时的写字课和阅读指导课,按照单双周上课,阅读指导课要求让学生走进图书阅览室,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而不是流于形式。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和安全教育与班

5、会课相整合,以综合实践小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组织,即受到了教育又锻炼了能力。另外,从前一阶段的学校课程建设可以看到:(1)教师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健全学校评价机制激发出来。(2)教师的学科素养、思想眼界,决定了选修课的质量。学校应该创造机会,鼓励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己,促进教师的发展。(3)在选修课的质量与保障上,要求教研组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集全组之智慧、之力量开发课程。(1)让学生们自己选择喜爱的学修课程,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宣传的平台,也可以让学生选英所爱。(2)将综合实践、地方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合理整合,即保证了课时,又减轻

6、了教师的负担。(3)提高学校各部门认识水平,将三类课程同等对待。(4)加强选修课的管理,保质保量,创造品牌,大力资助成熟的选修课讲义岀版为校本教材。二、学校课程理念1、统一思想,认识课程建设的意义。课程建设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国家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开发的课程。二是地方课程,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三是校本课程,学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教师承担,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并针对学校实际

7、,创造性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评估、修改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存在自上而下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无法兼顾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地方课程也有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校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之缺憾,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与缺憾,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的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发展的层而,校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和生成过程,学校教师拥有自主权,能根据具体情况经常进行评估、修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

8、上解决“理想课程”和“现实课程”的差异问题,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使教育体现岀时代感。二是学校发展的层面,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有利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