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

ID:47679576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狐与葡萄》小古文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对该寓言故事熟知的基础,尝试诵读文言的寓言故事,文白对读,感受文言的魅力,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2、品味“之”字和四字短语,感受小古文韵律美,节奏美,吟诵美。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尝试用文言文表达。4、了解学习古文的重要性。重点:读准字音和停顿,感受小古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吟诵美。难点:将白话文改写成文言文。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这学期你们已经背完了45篇小古文,相信你们对小古文都有了自己的认识。谁来谈谈你对小古文的感受?(生说)那你能背诵一首给大家听听吗?

2、(生背)(师点评:从你流利而有节奏的背诵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肯定能学好小古文的孩子。)2、这节课我们就走近寓言,来学习寓言类小古文。二、练读古文,学会停顿。1、课件出示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则寓言:《狐狸与葡萄》《蝉和狐狸》,相信你之前就读过吧。这些故事都出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板书:《伊索寓言》)一书。可你知道吗?这本书早在1840年就被翻译到了中国,最初的译名叫《意拾喻言》。翻译者是英国的罗伯特•汤姆。有意思的是,这个叫罗伯特•汤姆的“老外”翻译时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文,每篇寓言的寓意还引用中国的名言、谚语、俗语,于是乎

3、,故事中的狼、狐狸、乌鸦都说起了中国的古话,满口之乎者也,读起来十分有趣。相信你一定会喜欢!拿起你桌上的小古文,赶快读读吧!(师下发文言教材,学生拿到教材立刻饶有兴趣地读起来。)2、读过了?给你什么感觉?(生:难读、好玩、有意思。师请一生试读。)3、你很努力,但有个别字音和停顿有误。(范读,并提出要求)听老师读读,如果听到和自己读得不一样的字音和停顿按照来时之前教的方法,拿出笔来,标注一下。(师范读后,生自读。师再请生读。正字音:诽fěi涎xián拂fú。断难句: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师反复带读。)4、来,自己再练习读

4、读。感觉好些了吗?来,全班一起试试。5、不错,大家都慢慢读出了小古文的韵味,节奏也把握更准确了。读到这会儿,我想知道,你对文言文又有什么感受?(板书:韵味)生:白话文中的很多句子都浓缩成了一句话。生:有点复古的感觉。师:这种感觉你喜欢吗?生:我觉得文言文很有韵味。师: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有韵律,对吗?(生点头)二、品读“之”字,感知古文韵律。1、哎呀,这“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为什么这么有韵味呢?你们发现没有,这篇文言里有一个字特别多?(板书:”之”字)圈一圈,到底有多少个“之”?(生圈出8个“之”)生:有“之乎者也”。(笑)

5、之。2、这么多个“之”字,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吧!(板书:品读)同一个“之“,意思可不一样,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听老师读,考考你的耳力。听出来了?哪个读得最长?(师范读,强调“之”学生认真倾听,听得津津有味。)生:“之”的轻重缓急都不一样。有些读得长,有些读得很短促。“垂涎久之”的“之”读得最长。3、我们借用音乐的节拍来说。如果这个“之”是两拍,那么,有读一拍的“之”吗?有读半拍的“之”吗?(生:有,“贵重之品”“罕见之物”的“之”读半拍。)4、猜一猜,这读半拍的“之”是什么意思?生:这里的“之”是“的”的意思。师:对啊,用现代

6、的话说就是“贵重的东西,罕见的物品”,这里的“的”我们读得很短促。文中相当于“的”的还有——(出示:猿升之技、卑鄙之辈、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一起跟老师读。(师带读)5、有读一拍的“之”吗?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生:“方以之为食也”的“之”。它,葡萄。“之”在文言文里经常用来代前文说的人或物。6、那“垂涎久之”的“之”为什么读得最长呢?有意思,你能读一读吗?生:垂涎了很久了。口水流得很长了。生:垂涎久之——师:听出来了,狐狸的口水流到下巴上了。有流得更长的吗?(生又读,故意拉了很长的声音,生笑。)师:长是长了,可平平的,不

7、太好听。我来读一下。7、师吟(垂涎久之“,把“之”读得一波三折。生大笑。师打趣说,这就叫“垂涎三尺”。)三、读好“四字词句”,读出古文节奏。1、要是没有这个“之”,读起来是个什么味?(师读,读到“垂涎久”突然停住。生笑。)什么感觉?生:少了一拍。2、对啊,你看这一连串的四字句,读起来多有节奏啊。课文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四字句,你们发现了吗?(板书:四字词句)(生横线画出四字词句,交流。)有些四字词语,我们至今还在用。如“庸夫俗子”“口是心非”。(出示突出四字句的课件。生练读,师要求试着打节拍读,生读出节奏。)3、如果老师把这

8、些含有四字词句的句子隐去,还能读吗?(课件将刚才显示的四字词句隐去,生再读。大多数学生都能背出。)4、你喜欢那种读法?为什么呀?师:是的,但是加上四字词,古文读起来就更加有节奏!(板书:节奏)小古文的美,不仅美在语言的节奏,还美在语言的简约精炼,而四字词句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5、我们一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