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

ID:47700191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_第1页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_第2页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_第3页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_第4页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职校学生厌学原因及应对策略探究摘要:本文从职业学校教学现状探究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对学习活动惧怕和厌恶,学非所想或觉得职校教育难以满足求知需要,未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方法,由于学习失败体验过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信心等六种,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心理辅导、重构学习与教学模式,使之适应职校学生的特点。关键词:厌学疏导重构对策。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经济建设作用之大是人所皆知的。然而,当前职校学生厌学问题又令人非常担忧。职校生的厌学问题与普通中小学不同,它并非应试教育的直接结果,其成因与解决策略更为复杂。本文将从职业学校现状分析职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

2、出对应策略。一、职校学生厌学的原因1、对学习活动惧怕和厌恶。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听课+看书+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多数职校学生正是因为无法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才被筛选到职校里来的,难免产生对学习活动的惧怕和厌恶,进而转化为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厌恶。2、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觉得教师教学水平难以满足求知需要。有些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时对理想的专业和教师教学充满着信心,然而开学后发现目前的职校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甚少。这无疑使职校生又重新回到饱受失败折磨的境地。时间长了,学生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外来的新的信息

3、,表现为不听不想,或在解释上予以严重歪曲,否定课程的意义和价值。3、未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学习基础差,因而厌学。这种原因主要存在于成绩差的学生中。他们的主要问题不是学习方式的选择问题,而是连注意力的集中与维持、观察的程序与要领、记忆方法、阅读程序、听课技巧、学习结果的检查等基本学习技能和方法都没有掌握,因而不能胜任学习而导致厌学。但他们的智商并不低,可以通过学习技能的训练来校正。据广东省珠海市两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两所普通高中共四个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降低对数学、语文、英语三科要求后,中职生的语文、英语考试成绩与普高生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

4、>0.05);数学成绩的差异则明显些。由此可见职校教材的编写已考虑到职校生的基础差这一特点,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与他们未能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只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技能的训练校正,是会改变其厌学的现状的。4、过多的学习失败体验或受到过多的批评和惩罚,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缺乏热情。现在进入职校就读的大多数学生是所谓的“双差”生,他们在小学、初中的学习生涯中,由于自身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有差距,无法很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又由于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也有欠缺,加上一些教师和同学的歧视,导致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活动。5

5、、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外在压力又日渐沉重,导致了学生学习的逆反心理。如前所述,有些学生本来对学习就没有多大兴趣,但家长及老师对他们却是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在一段时间被动地学习之后,外在压力就导致了他们防御性的反弹,干脆拒绝学习。6、对所学专业及相应职业价值的否定,导致学生厌学。有些学生觉得职校的教学方式与小学、初中时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原有的学习热情没有了,再加上实践的机会少,枯燥的学习使他们觉得学习没有意思,鄙视教师的授课,否认所学专业和相应职业的价值等等。二、改变职校学生厌学的对策职校学生厌学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要改变职校学生厌学问题,应该加强学生的心

6、理辅导,变外部压力为内部疏导;同时学校和教师应重构学习与教学模式,使之适应学生的实际。1、实行理解型教育策略,拓展对话途径,营造对话交流的氛围,做到“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结合。学生厌学主要是由于对现有学习模式的不适应而导致的,部分学生因“读写困难症”等原因造成了学业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使他们学习的进取心不断下降。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职校生这一特点,对他们进行理解教育。根据心理分析理论,愿望的受挫所积淀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加以“宣泄”(转移或替代的满足),以保持心态的平衡和健康,所以,“疏导”是心理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职校学生由于成绩差、品质欠

7、缺,长时间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或受到老师惩罚、同学的歧视,压在心里的话往往是无处述说或不会述说,因而“疏导”就是提供述说对象、时空环境,设法让对方倾诉。2、重构学习与教学模式,使之适合学生的实际。所谓重构,不仅要求教师更新学习观和教学观,更要在教学目标设定、内容组织、方法选择、学习结果评价等方面作全方位、根本性的变革,使之适应职校学生的实际。(1)因势利导,设法把学习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起来,进行学业的、生活的与职业的辅导,促进学生需要的转化,改变学习内容。在考察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在目前的学习与自身需要之间建立联系,并进一步确定从当前的学习任务到未来的需

8、要之间的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