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智慧

论语中的智慧

ID:47723749

大小:68.9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1-18

论语中的智慧_第1页
论语中的智慧_第2页
论语中的智慧_第3页
论语中的智慧_第4页
论语中的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的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中的智慧前言一部《论语》,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心理和思想品质,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秉性。《论语》作为两千多年前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论著,它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焕发出勃勃生机,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温润着我们的心灵。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相约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不必讳言,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让现代浮躁喧嚣的人类社会归于平静,到达天、地、人和的和谐世界。一部《论语》不仅蕴涵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更蕴涵有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在今天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愿我们走进这些

2、国学的经典,去慢慢的品味它。“大道至简”,“道不远人”愿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让它充盈我们的心灵,以更加沉着淡定的心态去把握自己的人生。目录第一章读《论语》学会善待生命第二章读《论语》学会做人第三章读《论语》学会认识自我第四章读《论语》学会学习第五章读《论语》学会融入集体生活第六章读《论语》学会如善待友情第七章读《论语》看自尊无价第八章读《论语》学会自信第九章读《论语》学会自立第十章感悟《论语》的教育智慧第一章读《论语》学会善待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可贵的?应该怎样珍惜和爱护生命?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

3、的?怎样让我们的青春更美好?我们来一块看一下,《论语》中,孔子是如何感悟生命的:(1)《论语?泰伯第八》中,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则话语中,不仅体现了孔子珍爱生命的观点,而且体现了他如何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的理想。为了保护生命,就要选择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好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有着良好的生存竞争秩序的环境。同时自身要积极创造成才的机会,就是要好好学习,正道直行,学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2)《论语?乡党第十》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4、?”不问马。孔子在季氏手下,曾经做过管理饲养牲畜的官员。这则论语,大概就是那时发生的故事。属于孔子管辖的马厩失火,下属在孔子退朝后汇报,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人员有没有受到伤害。可见孔子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政绩——饲养的牲畜的状况。也正是由于孔子的这种人本理念和善于经营管理,他在这个职位上做得非常成功,很快得到了执政大臣季氏的提拔。由此我们看出,孔子在实现自身价值方面,不是一上来就好高骛远,也是从最基层的事情做起的,也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3)《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富而可求者,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用今天的

5、话说,如果能让我致富,就是干出租车司机类的,我也是非常愿意的。如果财富是无法通过正当的渠道得到的话,我也要珍惜生命,虽然贫穷,我要干我喜欢干的而且是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孔子喜欢干的事情,是什么呢?(4)《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简单而快乐的活着。也就是说,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即使没有正常的渠道获得富贵,他也不会去弄虚作假害人害己。孔子享受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5)《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讲君子不是没有忧愁烦恼,而是善于排解忧愁烦恼。

6、孔子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烦恼的,而且有很大的危险,但是他坦然面对。在匡地,他被当地人误认为疯狂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阳虎(孔子长得跟阳虎很像),因此围困他,甚至要把他杀死。在出游的途中,他与弟子们失散,一个人在郑国的都城东门口,栖栖遑遑。路人形容他像“丧家之犬”,他乐呵呵的说,叙说的多么形象啊!他非常珍惜时光,知道时间一去不返。(6)《论语?子罕第九》中,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不断的提升自身生命价值。《论语?述而第七》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珍爱和尊

7、重他人的生命,还体现在他对待子女和弟子们的终身大事上。(9)《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由此看出,对于那些善于保护自己生命的人,而且善于创造生命价值的人,孔子是非常看重的。具体来说,孔子接受具备这个条件的人做了自己的侄女婿。孔子珍爱尊重他人的生命,还体现在他不是落井下石的人。不仅不落井下石,而且大胆主动的伸出自己的关爱和援助之手。(10)《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当弟子公冶长,还是一个在押的罪犯的时候,孔子看到他是无辜的,还是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许配给

8、了他。课堂小结孔子及其弟子,不仅珍爱生命,而且在有限的生命中,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