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ID:47726881

大小:4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5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地坛医院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RFS)。鼠为主要传染源,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疫情最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则不断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八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野鼠型)和Ⅱ型(家鼠型)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2.5%~4.3%。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损表现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

2、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鼠类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史,或发病前1周至2个月曾到过疫区。2.临床表现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临床上有下述5期经过。2.1发热期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少数起病较缓,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体温在1~2日内升至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持续3~7天,常伴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多数病人出现“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潮红)。有的咽部及悬雍垂充血。常于前胸、颈、腋下等部位可见淤点或索状、簇状

3、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正常。2~3天起出现尿蛋白。末梢血异常淋巴细胞亦可增多。2.2低血压休克期病程第4~6天,病人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减小。休克发展很迅速。此期“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随血液浓缩而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上升,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加,尿管型出现。少数病人可合并DIC,休克顽固者常有明显出血倾向。个别病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明显下降。少数重症可并发惊厥、谵妄或昏迷。轻者此期呈一过性血压下降,重者长达8天,一般1~3天。2.3少尿期病程第5~8天病人进入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5

4、00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并可出现管状或尿膜。由于肾实质受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血尿素氮(BUN)上升。由于排尿量减少,同时渗至血管外的体液此时大量回吸收而血容量增加,出现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或分流性内脏出血等高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于内脏病变或DIC引起内脏腔道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颅内出血较多见。还有的并发脑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如若合并肺炎、败血症则预后更差,所以此期病死率最高。此期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2~5天。2.4多尿期一般到病程的12天前后即开始恢复排尿。由移行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24小时尿量

5、3000ml以上。每日尿量最多可超过10000ml,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个别长达数月以上。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酸中毒等症状逐渐缓解。此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2.5恢复期尿量每日恢复到2000ml以内,尿比重及BUN等正常而进入恢复期。病人精神、食欲基本恢复,少数病人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压偏高等现象。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上述5期,但轻者可跳期,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跳跃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而重者可多期重叠,其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临床上依据病程中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肾损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本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和不典

6、型五型。①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无明显出血,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②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出血、休克和少尿期,尿蛋白+++。③重型:体温≥40℃,中毒症状及渗出征严重,可出现中毒性神经精神症状。有皮肤瘀斑腔道出血,出现休克,少尿持续5日以内或无尿2日以内。④极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并出现以下六项病变之一者,包括难治性休克,有重要脏器出血,少尿超出5日或尿闭2日以上和BUN超出42.84mmol/L,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并发症,严重感染。⑤非典型:发热38℃以下,皮肤粘膜可有散在出血点,尿蛋白±,血、尿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阳性者。3.辅助检

7、查3.1血清Ig检测①IgM早期检测IgM可确定诊断,IgG为恢复期抗体,并可持续阳性,当个别IgM阴性时,第二周有4倍上升亦提示为现行感染。②病毒可用特异形抗体作免疫电镜检测,在新的疫区或特殊需要时进行,作病原确珍。③病毒核酸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病毒核酸。3.2常规检查①血象白细胞总数早期正常或偏高,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达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于1~2病日出现,4~6病日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