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

ID:47743308

大小:68.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9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三散文家谈散文【学习目标】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认识《白鹭》抓住对象“神”的特点加以表现而不拘泥于具体实在的描写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3.了解评论的一般写法和《关于散文<白鹭>》的写作特点及其好处.教学过程:倒入新课:形散而神不散作者简介晓雪(1935—)现代白族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杨文翰,男性,云南大理人,中国作协理事、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为本会主席团成员。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各种作品先后在全国获奖。1996年12月获意大利

2、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晓雪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背景资料晓雪幼时家贫,寄居在外祖父家。经常听外祖母讲述民间故事,这是后来晓雪的叙事诗取材于民间文学题材的原因之一。在他读中学时,读到了鲁迅、郭沫若、蒋光慈和艾青的著作及许多文学名著,这对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影响很大。1954年以后,用苍洱星、晓雪等笔名发表诗歌400多首,评论、杂文、散文、报告文学数十篇。晓雪的创作突出表现在诗歌和文学评论方面,已出版的诗集有《祖国的春天》和《采花节》,其中《采花节》收入他在“文化大革命”前后写的长短抒情诗和

3、故事诗近百首。长诗《大黑天神》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晓雪的诗歌创作中,政治抒情诗、生活抒情诗占很大比重,此外还写了一些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题材的叙事诗。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方面,作了不少新的尝试。论文《浅淡集》收入评当代诗歌、各民族民歌和民族民间叙事诗的部分论文,其中关于民族民间文学的一些论文,独具见地。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选自《散文家喜欢的散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全文以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了对散文的基本观点和对《白鹭》一文的看法。整体感知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文章首

4、先言简意赅地表述了作者对散文的基本观点和对《白鹭》一文的看法,他认为散文无固定的格式,具有随意性和多样性,是一种最自由自在的文体。然后信手举出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特色,来支撑上述基本观点,而在列举这些作家的艺术风格特色时,专门用一节重点介绍郭沫若的散文风格,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对郭沫若《白鹭》的赏析在赏析《白鹭》的文段中,作者引用原文,突出了《白鹭》文字上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特点,表达了对郭沫若“绝妙地描绘”的文字表现能力的赞叹。接着,引用了姚鼐和莱辛的文字来赞美《白鹭》。姚鼐的文字以自然风物来喻文章的气韵生动,以珠玉之辉、鸿鹄之鸣形

5、容文章的深远辽阔的境界。莱辛的文字则说明欣赏文学作品不能浮光掠影地粗疏阅读,必须仔细品味,才能进入艺术境界。作者引用这两段话,目的是说明《白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惟有深入品味,才能深谙其意。本文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风格的多样落笔来评一篇短文,大气而不拘束。4、集体朗读全文【课文分析】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段解:第1段表白了作者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这不仅是作为评价《白鹭》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对散文的一种总体评价。由此而生发出散文“是一种

6、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的观点,这可以成为指导我们阅读和写作散文的基本思想。正因为散文的文体形式最自由自在,所以才会在不同的作家身上表现出风格迥异的多姿多彩。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①、徐志摩的浓艳绮丽②、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③……段解:第2段中,作者以他的博识信手举出一些作家为例证,并扼要地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指出这些作家风格上的不同,一方面有力支撑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概括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一

7、个铺衬。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读者在比较中对郭沫若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④,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段解:第3段用其他作家的不同风格来证明散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从“面”的意义上进行比较的,但是这篇文章是评论《白鹭》的,所以就必须落实到郭沫若这位作家的“点”上来。如果是一般的写法,只要指出郭沫若的散文特点也就行了。可是由于郭沫若本身也是一个糅合了多样性与复杂性于一身的作家,所以第三段中晓雪又

8、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一面之外,还有“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面,并进而说出自己“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种论述的方法,不仅显示出作者逻辑严谨、极力避免简单化的思维方法,也同时表明,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除了一般的理论指导之外,还存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