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

ID:47814046

大小:4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6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_第1页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_第2页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_第3页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_第4页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书课题名称: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学科分类:教育课题负责人:龚龑负责人所在单位:石堤镇初级中学开题时间:2013年6月8日-页脚---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报告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我组《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是经县教育局批准的县级科研课题。经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反复修改和精心筹备,于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拟研究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问题的由来:本课题组之所以要选定和研究这个课题,是基

2、于以下两个原因:1、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于农村中学来说,由于打工浪潮的冲击,留守儿童的数目逐年递增,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很多孩子缺少父爱和母爱,大多数年迈的外公、外婆、爷爷、婆婆对留守孩子的过于偏爱,加之教育方法的不当,对孩子的教育多数都以金钱为筹码,等等诸多不良行为导致多数孩子的人身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巨大的扭曲和变质,谈什么学习进取、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我们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教育。-页脚---2、教育改革的需要:大凡农村学校的教育,始终还没有完全摆脱那种老式、陈旧的教育模

3、式,少数教师还在坚持不打不教不成人,棍棒下面成好人;还在坚持没有体罚和压迫就没有真正彻底的教育,此种信条沿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教育主客体的辨证统一。这种教育及其肤浅,停于表面,学生口服而心不服;不但不会使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且会使学生的逆反心理更甚,对教育工作有害无益。3、社会发展逐步的需要,我从1989年参加工作到今,一直处在教育的第一线,我深深的体会到永顺的教育最近多年来一直在滑坡,滑坡势头令人担忧。我认为要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一方面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要思变,另一方面要让我们的工作对象学会对他们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反思,要让学生的反思

4、行为,成为一种定式,一种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务必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的、耐心的,启发、开导、示范和暗示,使之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主动反思,知错能改。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学生的一种自发醒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事半功倍,而不会是徒劳无功。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就不会出现纵向断代,而是一代胜于一代。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希望能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页脚---“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领略研究”课题包括“学生”、“反思行为习惯”、“

5、培养策略”三个核心概念。“学生”:旨在表明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不同于城市学校,校情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而且相对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拥有为数颇多的留守儿童,教育、生活条件也相对落后。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有待纠正。因此,研究他们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很有现实意义。“反思行为习惯”:旨在表明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如何让学生在他们自己各种行为之后,引导和启发他们反思自己的这一行为,已经或及将产生怎样的结果,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使他们真正感悟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反复多次的引导和启发,久而久之这种反思自己行为的意思,就会在行

6、为者行为之后不由自主的产生。就好像有早起晨跑的人,早起后就要去跑步一样,在学生思想意思中就会形成一种反思自己行为的习惯,这种积极、活跃、向上的习惯一旦形成,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理想的成效。“培养策略”:旨在表明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总结出一套培养的途径的方法。一种“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行为定式,其形成过程并非立竿见影。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探索培养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形成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和路径。所以,“策略”-页脚---就是为达目的需要制定的行动方案和实践的总和。“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是指我们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为培养学

7、生反思行为习惯而进行的途径、方法和行动实践的研究。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兴起建构主义思湖。它对笛卡尔的教育认识论进行反思,提出了“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实的意义”的观点。之后,建构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之一。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以及和谐交往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反思行为习惯自然建构的目的。该理论应用到反思行为习惯

8、的培养中,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了解或捕捉学生已有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反思自己的行为成为他们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东西。2、兴趣理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