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

ID:47839257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_第1页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_第2页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_第3页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_第4页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应对策阵【摘要】从教师以及学校两个层面分析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应对策略【屮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52-02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速发展,渗透到商业、教育、工业等几乎所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但作为经济与科技相对落后的广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仍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仍相对欠缺。本文试分析广西屮职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一、广西中职信息技术教育

2、现状(一)教师层面1•许多教师看不到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改善学生学习的作用。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三个年度报告明确指出:“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冇素的教师把具冇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除此之外,But刁in、Grant>Lowther等研究发现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T具可改进教学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oHaleBayram等将基于网络的家庭作业(web-basedhomework,WHB)方法应用于化学科目的教学,发现WHB能促进学

3、生对知识的构建以及帮助其掌握化学知识。大量的研究证明,如在教学过程中能合理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将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许多教师对此并未重视,他们既没有充分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相关方面的知识,也没有重视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2•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不合理、不客观、不科学。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比较片面局限,缺乏客观和理性,更缺乏包容与远见。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最主要是即时通信软件(QQ)和信息技术的娱乐功能(在线观赏和下载电影)。除此之外,述冇炒股、在线

4、打牌等娱乐功能。加上经常在媒体上了解到的网络诈骗,青少年网络交友不慎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的报道,更加剧了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偏见,他们将信息技术视为“洪水”、“猛兽”。不仅在家中限制或禁止自己的子女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在校园中也禁止学生的相关行为,如不允许学生手机上网,禁止通过QQ聊天,更不允许学生私自携带自己的电脑或笔记木进入校园使用。如此种种皆表现了目前不少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认识仍存在局限和非理性。3•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所谓信息索养,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答问题的能力。大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信

5、息技术基本是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其屮最主要的是运用powerpoint制作的PPT课件以及word编写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而对于其他可用于教学的信息技术的认识相当贫乏。只有极少数教师会运用一些软件如authorware,photoshop制作一些跟教学相关的媒体。林秀钦等对61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询问了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相关问题,比如如何看待使用信息技术的价值,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等。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认识和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原因在于教师本身并没有受过

6、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教师已经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额外学习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和使用操作使其不堪重负。(-)学校层面1•硬件方面的投入和使用不足。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许多中职学校存在对教育信息基础设备的投入不足的现象,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同时,各类学校的教室虽然基本配备多媒体教学硬件(电脑、投影仪),但这仅仅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最基木的部分。由于担心学生利用教室的电脑上网影响学习,许多教室的电脑基本未接入互联网。互联网作为最强大的教育资源被白白浪费。再者,学校基本都建有电脑学习室(机房),其中可连入互

7、联网的电脑数H各不相同,但电脑基木都是在计算机课程授课时才会被使用,其他时间段,由于缺乏管理人员的管理,禁止对学生开放。这同样也将大量的硕件资源闲置,导致浪费。2•软件投入不足。首先,人力的投入不足,学校中信息技术相关的管理人员(网络管理员、硬件维修人员)基本是计算机课程教师兼任,人员数量少,无法对上述硬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修。加之待遇不高,也造成这些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和内容的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用于购买正版的各种电子学习资源的经费,使得相关学习资源和内容

8、缺乏,直接导致信息技术无法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除此之外,对于属于教师自己的各种学习资源(如课件,教案,各学科教研组统一制定的教学人纲,教学内容)没有有效整合到学校的教育网络中。对于互联网免费(公共的)的教育资源没有主动积极地探索。原因之一与上述的硬件投入不足有关,这些免费资源的探索需要“人”,其最主要的是学校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这需要在工作时间外花额外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学校往往不会对这些额外的工作量给予相应的补偿。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