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

ID:47847366

大小:8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6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_第1页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_第2页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_第3页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_第4页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园林理水意境营造之手法探究一一静摘要林理水意境营手法的必要性是因为“情景交融”是理水艺术的最高境界。静、动、影、韵构成园林艺术中水体设计艺术意蕴形成手法。静的阐述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向,本文通过对幽深静谧之法、旷远幽静之法的阐述,表达了通过深、远两方面如何表达水域“静”的创造。关键词理水意境手法静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89-03理水之法,贵在营建意境,最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意蕴,正如“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渔舟,闲闲鸥鸟。”❷1]但虽有法,亦不能拘泥于法,正如《兴造论》

2、开篇记述“……,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人之人也。”❷2]因此还须提髙园林艺术修养,什么人方能住、营建什么样的居所。但更须提醒的是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水须与山结合,也须与建筑结合,如平台、水榭、水廊、旱船等,都须作整体考虑。在中国私家园林的理水中通过注意水体源流、水情动静和水面聚分的处理。水面曲折有致,其平面造型体聚散相配、有张有弛的韵律感,其间利用山石之自然形态处理变化的池岸效果,并在大的水域上或为岛、或为汀步、或为堤、或为桥辅之。造园师们通过巧妙运用各种造园元素使得小小的园林充满

3、无尽的艺术意蕴。静一一融情达理。静,本文通过对幽深静谧之法、旷远幽静之法的阐述,表达了通过深、远两方面如何表达水域“静”的创造。水,虚静而明,清波可鉴,是人的生命之源,正是由于水的这种澄静清虚的特性和人类生命之源的归属感,使得长于类比思维的仕宦文人将其与虚幻飘渺的灵魂联系在一起。出、入、隐、仕,精神回归与生活现实,一直为古时仁人志士面对的心里纠结。解决此纠结的终极方式人们选择了世外归隐途径。田园隐居以及颇为适宜的园林隐居变成为可行。于这些雅士仁人间,荡舟湖间表达这回归人性自然本真、远避喧嚣的的愿望。孔子

4、曾曰:“道不行,乘桿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❷3]”孔子本人尽管未曾身体力行,可是却确立了一个可行的是为准则去知道后来者。政治失落时,便思乘抒浮于海上,放弃所有的现世荣辱,了无负担的远行,天大地大任我驰骋。此行为似乎成为所有后世骚客的病症。在后世骚客文人心目中,“拙人涉世骑土牛,达人涉世乘虚舟一”,驾舟御海已成为通达世事、超然物外的仙人标志。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底蕴也正如鲁迅先生在分析明末小品文❷4]后所评价的,是“高压下的风花雪月,苦闷中的闲情逸致。”❷5]理水在园林创造情境的环节中起着至关的作用。笔者总结

5、起来可以把其分为表现静谧、悠远、深远、空旷、亲切、含蓄、神祕等的意境。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达成此种意境所应用的理水手法。一、幽深静谧之法流动灵活、自由多变的园林空间,是我国园林艺术美含蓄、曲折,有韵味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老子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❷6]”顶级的善应该象水一样,水汇集万物而不争名夺利,身处别人所厌恶的地方。水汇集万物却能谦和处下,时为我辈效法。俗话也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恩泽万物,从不彰显自己,却自处平淡,无味、无知、无觉,但却“以其不争,故天

6、下莫能与之争。”古人认为这是水之“德”。在古典园林中,建筑常临水而建。为有凭栏邀月之感,大多临水建筑前部架空挑出水面,因此园水就好似是从建筑下方流出,显得建筑如水生,自然天成、深幽含蓄;计成所著的《园冶》中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❷7],便讲的是一种理水手法。这样就可以增加景深和空间构成要素,致使有限的水域空间增加静谧之意;如果水域比较宽敞,且驳岸距离较大,那么也可多以草木植被景石把驳岸进行遮掩,做成虚景,从而便会造成水源边界的无边无沿的错视。综上所述,苏州园林理水表象只是当代或者古代造型艺术形式

7、,然其事实却润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那就是水的谦和处下,甘做陪衬,毫不彰显自己。(如图:1)底图来源:ABBS建筑论坛http://www.省略/bbs/post/view?bid=16&id=856533造景中水石的有效结合往往会产生一种静谧之美(如图:2)。当然,如果要营建这样的韵味,并非任何石头都可以的,首先需要静而精巧的空间、平而柔的水,加之硕大的整石,这样才会凸显空间的稳重,加重静的味道。幽深静谧,更要重视空间层次的营建。有曰:“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❷8]“清水一池,山廊围

8、之。轩榭浮波,极轻灵有致。”❷9]“溪小桥大。溪浅桥高。”❷10]正是有了则曲折之水、大小之溪、高低之桥,园林有了更幽深的空间,有了更恬静的韵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❷11]。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山,支起了园林的立体空间,以其厚重雄峻给人以古老苍劲之感。水,开拓了园林的平面疆域,以其虚涵舒缓给人以宁静幽深之美。在苏州园林中,十分强调幽深曲折,即所谓的“景贵乎深,不曲不深”。水,因其形而彰显其有缘深沉之美。之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