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ID:47871722

大小:154.7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4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_第1页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_第2页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_第3页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_第4页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地址:乳山市城关中学姓名:李国辉电话:6689427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扌商要:关注学生解题水平,提炼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的策略进行探究,提出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规律。关键,司:大胆猜想、提炼数学本质、专项训练、正向迁移。本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有二十多年,教学成绩还算可以。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自己深感教学理论水平不足,有实践却很少总结经验,更缺少理论学习。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对课本习题、复习题非常熟

2、练,解答顺利,照常规他们的成绩应是很理想的。但却出乎意外,成绩很平常,甚至出现低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熟能生巧”这句古语究竟是否是数学学习的一条规律?……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挖空心思,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最终我发现这其中的奥妙:引导学生经历必要的具有一定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让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能力。根据这一发现,探索出初中数学解题的一些做法和规律,借此与同行共勉,恳请指教。一、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的反思,写出反思的得失。解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

3、指导就有不同的效果。引导学生,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想、发现等一系列数学活动,经历从问题情景小获取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体验,养成对解题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形成口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方法得以迁移,能力得以提高。如在初四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4个题冃。1、在高为2cm,倾斜角为30°的楼梯表而铺地毯,求地毯的长度。2、如图,梯形石坝的斜坡AB的坡度为i二1:3,坝高BC=2米,求斜坡AB的长。cBA3、数学课上,老师带

4、领学生去测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宽,如图某生在A测对岸C,C在A北偏西30。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行20米到B,再测C在B北偏西45。处,求河宽。4、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长度,AB与地面所成60。的角,他发现杆的影长恰好落在地面AC和斜坡CD上,CD与地面成30°的角,量得AC=12米,CD=6米,且此时高为3米的竖杆影长为4米,求电线杆的长度。然后,启发学生对4个题冃的解题过程进行类比性反思,教师并出示反四体目。(1)请同学们归纳概括4个题冃在解题过程中有何相同点?(2)通过类比反思你发现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

5、同学们发现这几个题目,表面上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有如下儿点相同:(1)都是实际问题。(2)运用方程求解。(3)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4)运用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并板书反思过程:实际问题——几何化一一方程化——三角函数定义通过对四个题冃的反思,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思的规律。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后的反思出发,大胆猜想,努力培养主动意识,发现和提出新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从提出问题中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屮要有理论高度,把数学

6、心理学等其他教育理论贯穿于教学过程小,用数学启发法去剖析解题思路的发现和结论的猜想。在例题教学中,要经常从解题后的反思出发,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提炼,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2、图(1)中如果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任取一点P,连结PA、PB、PC、PD能得到几个三角形?根据这些三角形,你能求出四边形ABCD内角和吗?教学中我利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并解答,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不断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出新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能力。通过思考很快得以解决,在此教师顺势进一步引导学生“图中的点P可

7、不可以移动,移动后是否还可以推出四边形内角和?”教室一片寂静,突然,一个学生兴奋的喊到:老师,我做出来了!紧接着,学生都举起了手,纷纷发表自己的做法,出乎意料,学生乂说出了下面五种解方法1:如图(2)在AB上任取一点P,ZA+ZB+ZBCD+ZADC法:=(ZA+Zl+Z7)+(Z2+Z3+Z6)+(Z4+ZBZ5)-(£5^6+Z7)=180。+180°+180°-180°=360°=ZA+Z3+Z4+Z5+Z5+ZBCD+Z1+Z2=(ZA+Z1+Z5)+(Z2+Z3+Z4+ZBCD)=180°+180°

8、=360°方法4:如图(5)在DB延长线上取一点PZA+ZABC+ZC+ZADC=ZA+Z4+Z3+ZC+Z2+Z1=(ZA+Z1)+(Z2+ZC)+Z3+Z4=Z6+Z5+Z3+Z4=360°方法5:如图⑹延长AB、DC交于PZA+ZABC+ZBCD+ZD=ZA+(Z1+ZP)+(Z2+ZP)+ZD=180°+180°=360°图6如果我们对上面的解法仅停留在“一题多解”操作面上,那就是“进宝山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