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

ID:47891555

大小:6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9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_第1页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_第2页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_第3页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_第4页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携带IL-1B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变化作者:陈慧芝,吴坚,肖刚,梁焕友,唐倩【摘要】【目的】了解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的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龈下菌斑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择了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的42颗患牙为实验组(B2+group),无携带该等位基因牙周炎患者的40颗患牙为对照组(B2・group)。收集两组患牙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时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采集龈下菌斑,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测定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出率和检

2、出量(CFU/g)。【结果】(1)在同一观察时间点,两组的临床牙周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2)基线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牙周可疑致病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的梭杆菌、类杆菌和BPAR检出量则较对照组高(P<0.05)。(3)基础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检出率和检出量明显下降(P<0.05)。(4)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可疑致病菌检出率和检出量较1个月均有上升,且实验组的BPAR检出率和检出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的检出率基本回复基线水平;而实验组的真杆菌、梭杆菌、类杆菌和BPAR检出量则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1)对于PD>6mm的牙周炎患

3、牙,基础治疗只能暂时控制牙周可疑致病菌。(2)基础治疗前后,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患者的牙周深袋处都可检出有更多的梭杆菌、类杆菌和BPAR。【矢键词】牙周炎;牙周致病菌;厌氧培养;等位基因;白细胞介素1菌斑是牙周炎的始动因素,而影响龈下菌斑生物膜生成的因素除了有局部牙周状况、口腔卫生,还有宿主的遗传背景。近期研究发现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可检出更多的牙周可疑致病菌,这可能是影响慢性牙周炎个体差异的因素之一[1]。基础治疗是牙周治疗的常用手段。基础治疗后,携带1L-1B(+3954)等位基因2患者的牙周致病菌变化是否与无携带该等位基因的

4、相同呢?为此,本课题拟通过细菌培养鉴定,了解这两组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龈下菌斑中可疑致病菌变化的差异。1材料和方法1.2研究对象收集2004年9月〜2005年7月在中L1J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腔科就诊的牙周病患者的资料,经PCR鉴定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B2+)[2]的患者纳入实验小组(B2+group)无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B2-)的患者纳入对照小组(B2・group)。所有观察对象均要求:①年龄35〜60岁;②已明确诊断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6个月内无牙周治疗史;③口腔内除了第3磨牙,至少余留有18颗牙齿,每个象限内至少有3颗功能牙;④无明显

5、咬牙合创伤;⑤口腔内每侧至少有1颗后牙的牙周袋二6mm;⑥无需行松牙固定术;⑦牙周袋内取样前1个月内无进行任何抗生素和激素治疗:⑧无系统性疾病,非肝炎病毒携带者;⑨无怀孕'非哺乳期;⑩5年内无嗜烟史;■輾•輯■訛患者本人同意。1.2检测指标口腔内每侧各选取一颗后牙牙周袋n6mm、且无牙体牙髓病的患牙作为本研究观察取样牙位。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患者的观察牙归为实验组(B2+group),无携带IL-1B(+3954)等位基因2(B2-)患者的观察牙归为对照组(B2・group)01.3临床观察拒标由同一医师分别记录每个观察牙齿的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

6、龈指数(gingivalindex,GI);探诊深度(probingdepths,PD)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3]°微生物学检查龈下菌斑的采集:两侧观察牙分别用无菌面卷隔湿,龈上洁治器清除龈上软垢、牙石,吹干牙面,将消毒纸尖小心插入牙周袋底,留置20s后取出,立即放入盛有0.5ml的无菌还原转送液的厌氧转送管内,送至细菌实验室。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转送管置于漩涡震荡器,震荡1min使菌斑团块分散后,将取样标本10倍系列稀释至10-2。取不同稀释度的样本0.01ml接种于牛匚'脑浸液-辅助琼脂(BHI・S琼脂)培养基置于厌氧箱内在体积分数80%N2、1

7、0%H2、10%C02环境中,37°C培养48〜72h。初代培养物进行菌落计数,以平板上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CFU/g)为菌量测定指标。将不同的单个菌落分离、接种于心脑浸液(BHI)培养基进行次代培养,包括耐氧实验(37°C需氧培养48h)和厌氧培养(37°C厌氧培养48h)。对纯化的次代培养物进行生化鉴定,根据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鉴定可疑菌群至属。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牙周袋内的牙周可疑可疑致病菌:包括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