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

ID:47898178

大小: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_第1页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_第2页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_第3页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_第4页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造型•表现类美术课肥西县金牛中心校赵芳玲造型•表现课是新课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类课程共同构建了美术课程,造型•表现课是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激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造型•表现课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着其他课程的表现力,从而形成课程间的良性循环,增进了美术造型的表现能力。造型•表现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要点体现在造型和表现两点

2、上,二者互为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我们这里说的造型是指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艺术家使用各种可见的创意手法,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传播途径,再现人们生活中的事物或者虚构人们纯粹的想象,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在视觉上、触觉上乃至心理上产生愉悦和共鸣的情感体验的行为过程。造型艺术随着人类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菲常庞大的体系和门类,建筑、绘画、雕塑、世界各国的民间手工艺等等,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而且造型艺术伴随人们生活空间、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从而使人们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

3、艺术世界。①表现则是指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是指把内在主观世界(如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等)直接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段。②造型对形体的形态把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表现则是把这种把握能力用适当的媒体表现出来,如人美版第八册的《植物写生》和《巧用对称性》两课,虽然同是造型表现课,但《植物写生》倾向于将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如叶片的大小、宽窄、纹理等方面描绘,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观察运用不同绘画形式表现在纸质材质上;而《巧用对称性》则倾向于将自己对形体的理解与想象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是造型•表现类课,因为其表现形式的

4、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色。从根本上来说,造型•表现类美术课本身的特色造就了这类课程的趣味性和探究性。造型•表现课的多样性使不同的孩子都能体会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的进行美术学习和探究。农村孩子具有非常朴实天真的个性,他们熟悉田间的一草一木,枝头的喜鹊、地头的野兔。但奇怪的是他们更愿意去逮兔子,而不是观察兔子的形态,并将其表达岀来。原因一:他们有畏难情绪,不愿意接触复杂的事物,生怕做不好。原因二: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为他们对造型表现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太少,观察事物不知从哪里入手。原因三:农村学校美术课还没有得到充

5、分的重视,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形体的表达能力不能得到正常的培养。为了追赶城市教育,尽量使农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的知识待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造型•表现课的自身特性和农村地域特色,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培养与引导:一、对物体外貌特征的把握与再造能把握对象的外在特征并运用已有知识将对象通过一定的媒体表现出来是造型表现课的基本目标和表达要求。而这一要求不仅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制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细致的思维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耐心,最终养成良好的艺术眼光并通过物象的表达进行情感

6、的抒发。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接受能力,但由于目标的不明确和自身知识条件的限制,造成其没有耐心对待较为复杂的观察过程和表达过程,且没有能力将看到的对象的特征用绘画或多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虽然农村的景色美:阳春三月菜花黄,夏日荷塘里一抹粉红、翠绿,秋日里的丰收情,冬日腊梅映雪茫。但是,孩子们不知怎样去分析自然美景的外部特征,不知怎样将自然美景铭记于心,更不要说怎样去品味大自然的美妙了。通过调查,很多孩子对于周围存在的事物的描述往往来自于书中的语言。一个四年级学生对我说她最喜欢荷花,她的QQ名就叫荷花仙子,在回答

7、“我最喜欢的花卉”时,她说了很多对于荷花的描述,像荷花的品性、荷花的特征,说起来头头是道,从文学造诣上可以理解为她对荷花很了解。但是,在画“你最了解、最想去表达的植物”时,她居然问我:“老师,荷花是什么样子?”孩子们对于周围事物并非不知道,但概念却是非常模糊的,他们虽然接触过许多事物,但由于平时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对事物的特征就没有深刻的印象,因此用白己的语言就无法准确表达,给美术学习造成很大的难度。如何让他们学会观察,将自己将要表达的对象表现岀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教育学生把握事物的外貌特征,并把它表

8、现出来。例如,在上“狮子大王”这一课时,我让孩子自己去找一找狮子打其他动物的不同。结果有孩了说:狮了有尾巴,这时我把猴了等其他动物的图片展7JK岀来,问:图片上是不是狮子?是不是有尾巴的都是狮子?趣味性的问题,会更加容易引导学生去记忆和思考,虽然一样有尾巴,但是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有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孩子们也能在快乐中学会对物体的观察方法。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与本地文化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