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ID:47907683

大小:47.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_第1页
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_第2页
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脑钠尿肽;肌酸激酶同功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血浆B型脑钠尿肽(BNP)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临床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清标记物已得到共识[1],近年发现,心肌缺血也可以引起BNP水平特异性改变[2],本文通过测定血浆BNP水平,探讨分析ACS患者血浆BN

2、P水平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对ACS早期客观评估及诊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的ACS患者62例,男42例,女2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组:(l)STEMI组:持续典型胸痛30min以上,典型心电图演变,心肌酶达到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共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0.2±10.2岁°(2)NSTEM组:持续胸痛30min以上,心肌酶达到AMI诊断标准,但心电图无ST

3、段抬高,共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4.5±9・8岁。(3)UA组:近48h内静息或自发性心绞痛,伴有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但无ST段抬高,心肌酶未达到AMI诊断标准,共14例,其中男女性各7例,平均年龄51.5±12.8岁。另设对照(Control)组:门诊健康体检者共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9.2±12.6岁。上述患者均排除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病史及近期无明显感染病史,且均无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各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血压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

4、采集所有入选对象年龄、性别、病史、服药史、血压、心率、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动态改变,症状发生时间,以放射免疫法(RIA)及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入院即时及次日清晨血浆中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所有患者入院后7-10H测定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0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或者构成比,统计

5、采用x2检验。BNP与各项指标之间用Person方法做线性相关分析。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BNP.cTnl水平测定:见表LSTE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UA组(P<0.05)和对照组(P<0.01),STEMI组BNP阳性率为79.3%(21/26),NSTEMI组为31.7%(7/22),UA组为11.2%(2/14),对照组为5%(1/20)。对照组cTnl结果小于0.2ng/mL,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测限;UA组cTnl结果小

6、于1.Ong/mL;STEMI组和NSTEMI组cTnl全部升高。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P<0.01),STEMI组和NSTEMI组cTn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提示,cTnl升高与否对ACS早期诊断分型的灵敏度达100%,特异性94.8%。表1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BNP浓度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UA比较AP<0.052.2血浆BNP浓度、cTnl浓度、CK.MB浓度、LVEF相关分析: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尸0.621,P<0.05),

7、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78,P<0.01),与cTnl无相关关系。3讨论目前,BNP已成为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最近报告[2],BNP在ACS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心衰时左心室的牵张和心室壁张力的增加对BNP的合成和分泌起主要调节作用。Asada等[3]发现,多巴胺诱发的心肌缺血患者血浆BNP水平也明显升高。低氧同样也会引起BNP的释放,表明心肌缺血可以刺激整个心脏激素系统[4在AMI早期(6小时内)血浆BNP水平即已升高[5]

8、。这些研究都证明了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启动因子。在本文中,ACS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TE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UA组,可能由于ACS的发病机制为冠脉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表面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致心肌梗死,所以,血浆BNP值升高,以及升高的程度与斑块不稳定程度和心肌缺血坏死的程度密切相关,BNP水平与CK.MB呈显著正相关也支持了这一点。本文结果也表明,ACS患者血浆BNP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