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

ID:47911302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4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_第1页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摘要】廿的:了解临床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捉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彳亍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182株真菌标本中以口色念珠菌、热帯念珠菌为主,药敬显示两性霉索B对其抗菌活性相対较高,理论上是治疗深部真菌的首选药物,但是因其不良反应大而受到限制。深部真菌对5■氟胞喘喘的耐药性较低,其不良反应不大,所以临床常与两性霉索B联合使用。氟康啤对克柔念珠菌和光滑

2、念珠菌有钱高的耐药性。结论: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关键词】真菌感染;药敏试验;耐药分析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介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使真菌引起的条件致病菌感染口趋严重。因此,加强真菌的分离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治疗尤为重要。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1月检出的182株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效预防真菌感染。1资料与方法1.1标木來源:2008年1月〜2009年1

3、1月收集并鉴定为真菌感染的标木182株,来源于ICU、呼吸科、肿瘤科等,见表1。表1不同科室病原菌检出构成比(略)1.2方法:标本接种沙保氏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然后转种安图生产的念珠菌显色平板培养基,30°C〜37°C培养48h,根据菌落显色不同判断念珠菌的种类。对于不能判断真菌,按照ATB真菌鉴定的操作要求,用ID32C真菌鉴定板进行真菌鉴定,同吋用ATBFungus3药墩板进行药嫩试验,35°C48h后在ATB微生物鉴定仪上鉴定及跖敏结果。1.3质控菌株:质控菌株为白色念珠菌ATCC90028购于卫生部临检屮心。2结果2.1

4、不同标本中真菌检出构成比:在标本分布中,以痰和尿液标本检出率最高,见表2。表2不同标木中真菌检岀构成比(略)2.2真菌鉴定结杲构成比:在分离出的182株真菌屮,白色念珠菌株占6&13%;热带念珠菌株占19.23%;另外还培养出烟曲霉菌2株。见表3。表3真菌鉴定结果构成比(略)2.3真菌药敏情况:笔者对180株念珠菌进行了5种药敏监测(2株烟曲霉菌除外)。药敏结果见表4o表4180株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略)3讨论近年來随着广谱抗牛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介入性治疗的普遍开展,以及艾滋病

5、患者的不断增加,使真菌引起的条件致病菌感染H趋严觅。由于深部真菌感染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被原发病所掩盖,从而延误治疗[1]。木调查显示标木的检出主要是痰标木,占71.97%,ICU、呼吸科、肿瘤科、消化科、神经内科最多见。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并•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人,咳嗽反射减弱,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痰不易咯出,使上呼吸道病菌向下呼吸道蔓延,易造成真菌感染[2]。分离出的182株真菌中,口色念珠菌124株,占68.13%,热带念珠菌35株,占19.23%,克柔念

6、珠菌8株,占4.40%,光滑念珠菌5株,占2.75%。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对其抗菌活性相对较高,理论上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因其不良反应人而受到限制。深部真菌对5-氟胞唏噪的耐药性较低,其不良反应不人,所以临床常与两性霉素B联介使川。氟康陀对口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性低,是治疗其感染的理想药物,但对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有报道克柔念珠菌对氟丿隶哇几乎天然耐药[3],本调查药敏显示,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哇的耐药率100%,与文献一致。木试验结果显示真菌的感染科室以ICU病房

7、较具他病房高,其原因是患者木身基础疾病较为严重,机体抵抗力下降,激索和化疗的应用,侵入性治疗操作,低蛋口血症,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特别是亚胺培南,引起体内菌群失调,屏障功能被破坏,使真菌移位、定植、感染。综上所述,深部真菌感染现已成为院内感染主要因素,对患者造成钱大危害,随着真菌分离的增多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日趋增加。所以临床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真菌约物,从而使真菌感染得到及时控制利有效治疗。【参考文献】[1]潘永杰.217株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5):692

8、.[2]屈玲,府伟灵,徐永涛,等.166例真菌感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1):110.[3]谢国艳,蔡志昌,周建华,等.临床感染深部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J].检验保学,2004,19(2):122.作者: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