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D:47998743

大小:49.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温度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重、难点:1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2难点: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①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②这些状态如何转化?③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自然进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温度?2凭感觉判断物理的温度可靠吗?如何准确测量温度?3温

2、度计的结构原理是什么?4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读数?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温度值?5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6体温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三)知识梳理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1)试验:课本篇首页显示的图片情景试验:结论: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须采取其他好的办法。(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3.1-1示)可否判断温度高低?学生讨论如何判断?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常见的温度计:①实验室用温

3、度计②体温计③寒暑表3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每两人发一支实验室用温度计,一杯热水。当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当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时,温度计的液柱下降。4温度计的读数:(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分,每个等分代表1℃。(2)温度计的读数:①37℃读作:37摄氏度②-37℃读作:负37摄氏度或零下37摄氏度。(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①沸水温度:100℃②冰水混合物温度:0℃③人体温:37℃5正确使用温度计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

4、什么问题?总结:(1)使用前①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②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练习:观察课本48页图3.1-2中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①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20~110℃)分度值(1℃C)②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③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练习:让学生把温度计正确放置在热水中,读数,并把结果写出来。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强调结果注意单位。6体温计为什么能离

5、开人体读数:(1)结构特点:为了使示数不降仍能代表体温,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叫缩口),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2)原理: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3)使用:使用之前必须先把体温计中的液柱甩回玻璃泡内。(四)效果检测:课堂训练(下发本节习题,随堂测试部分)三课堂小结(结合授课实际进行)四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五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