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

ID:48010522

大小:1.13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_第1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_第2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_第3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_第4页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年3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ar.2011第26卷第2期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o1.26No.2文章编号:1673-064X(20l1)02-0013-07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边瑞康,唐玄,张琴,宋晓微,李敬含,张培先(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采用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计算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在志

2、留纪末一二叠纪末、二叠纪末一侏罗纪末和侏罗纪末一现今3个主要构造变动期的垂向构造变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3个构造变动期内,中奥陶统底界分别呈现出“东抬西降、沉降为主”、“东西抬升、中间稳定、抬升为主”和“整体沉降”的垂向构造变动特征,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分别为一8~20m/Ma和一0.2~0.9、一36~8m/Ma和一0.9~0.2以及一4~40nr/Ma和一0.1~1.其中,对于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的2个变动期(志留纪末一二叠纪末和侏罗纪末一现今)均发育以沉降作用为主的构造变动,且侏罗纪末一现今的构造沉降绝对强度远远大于志留纪末一二叠纪末.而构造变动相对强度分析认为,塔里木盆地

3、台盆区主要含油气区大多发育在每期构造变动的相对稳定地带(枢纽带),具有相对于生烃坳陷较高的构造位置,以及相对较小的变动强度,因此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和保存区.关键词:塔里木盆地;中奥陶统底界;垂向构造变动强度;定量研究中图分类号:TEl21.1文献标识码:A构造变动既可以造成古构造面貌形成与演化、地,由多期构造运动叠合而成,其油气资源丰富,主沉积相带转换、断裂与不整合面形成等,也可以促进要储、产层为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奥陶统油气生成、运聚以及油气藏后期的调整与破坏¨,底界位于奥陶系地层内部,对台盆区奥陶系油气藏因此,构造变动强度研究对于分析盆地演化及油气具有较强的控制作

4、用,对该层面构造变动特征的定成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地层的构造变动过程十分量研究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奥陶系地层的构造变动复杂,变动结果往往是产生多种变形状态及相关参特征.因此,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奥陶统底界数,而要对由多种变形状态构成的构造变动进行为目的层面,对其在主要构造变动期内的垂向构造确切的定量分析,则需要获取各种相关参数,但精变动强度进行定量研究.确、完整地获取这些参数是十分困难的.在盆地级别1变动强度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范围内,构造变动的主要变动形态为垂向变形,其强度基本反映了构造变动的总强度.垂向变动对于垂向构造变动强度的定量研究,Rowan和一般采用构造升降速率即可

5、大致反映其强度,且计Roberto在平衡剖面技术基础上,对古构造恢复技算参数较易获得.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术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古构造垂向变形过程的定量收稿日期:2010-07-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05CB4221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PY18)资助作者简介:边瑞康(1982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mail:bianrnikang@foxmail.corn一14一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刘振湖和郭丽华_1在研究北康盆地沉降作用%一:,(2)与构造

6、运动时,对古近纪以来盆地构造沉降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庞雄奇等¨刮在研究塔里木盆地台盆‰==(3)区构造变动与油气聚散关系时,对研究区不同目的层的剥蚀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建立了油气藏分同一期垂向构造变动的绝对强度R绝对与相对布特征与剥蚀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唐玄等J强度相对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步长不尽相同.R绝对的量纲为m/Ma,R相对无量纲且分布在[一1,1]对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下奥陶统垂向构造变动的相对强度进行了计算,并阐述了构造变动对油气藏内.其中,垂向构造变动强度数值小于零的地区,说形成与调整的影响.本次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方法明构造变动后地层发生了相对抬升,且数值

7、越小,抬基础之上,采用剥蚀厚度计算、古构造面貌恢复、埋升幅度越大,构造变动强度越大;数值大于零的地藏深度差值计算等方法对中奥陶统底界进行垂向构区,说明构造变动后地层发生了相对沉降,且数值越大,沉降幅度越大,构造变动强度越大;而零值及其造变动强度的定量计算.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钻井、地震资料,结合不整合面形成因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构造变动幅度和强度相对素及分布特点,采用趋势厚度法对各层段进行剥蚀较小,为构造变动的稳定地带(枢纽带)(图1).厚度恢复,结合脱压实校正,进行构造历史恢复,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