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pdf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

ID:48011619

大小:435.2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1-14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_第1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_第2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_第3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_第4页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总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作物:人类栽培的绿色植物,包括粮、棉、油、糖、绿肥、饲料等。2、作物栽培学的任务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要完成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必须掌握与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知识。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复杂性:研究对象(作物,环境,措施)是极其错综复杂和变化

2、多端的。季节性:大田作物“不违农时”,设施农业“反季节栽培”地区性:大处说,不同的地区;小处说,不同的地块变动性: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4、作物栽培的研究法1)生物观察法: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2)生长分析法: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动态3)发育研究法:对稻麦,特别注意分蘖消长、穗分化状况等4)生长发育研究法:根据器官建成规律,调查各营养器官的分化、发展和衰亡时期及其持续时间;观察穗分化和花芽分化进程,追踪小穗、小花分化数、退化数和成粒数及其临界期;测定不同时期有效叶面积及各器官的干重、碳素和氮素的含量以及碳氮比等;最后分析查明产量构成的各个

3、因素。5)产量对比法:就是对不同作物品种或不同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田间小区或大田对比试验。这种对比发一般要设置若干个处理、安排若干次重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观察测定和记载,收货时进行测产、考种,最后将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1、农业的发生农业起源的根本诱因可能是人口的不断繁衍和天然食物的短缺。从采集到种植,从渔猎到饲养,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最具突破性的飞跃。2、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公元前7000年,穆雷贝特(叙利亚),采集野生小麦和大麦,可能栽培过公元前5000年,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已栽培大麦和小麦公元前6000-7000年前,中国,普

4、遍种植水稻公元前5500-3000年,非洲撒哈拉,栽培高粱和御谷之类公元前3600年,埃及,种植小麦和大麦公元前6000年,墨西哥定居村社,种植籽粒苋、玉米、豆类、南瓜和甘薯公元前4000年,南美的阿亚库乔人,种植马铃薯、玉米、南瓜和豆类欧洲,希腊,种植小麦和大麦3、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古老农业中心之一,又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之一。4、我国作物的来源1)本土作物:稻、小麦、裸燕麦、六棱大麦、粟、黍、稗、高粱、大豆、赤小豆、荞麦、山药、芋、紫芋、麻芋、油菜、紫苏、大麻、苎麻、茴麻、红麻、中国甘蔗、紫云英、草木犀等2)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

5、带引入的作物:蚕豆、豌豆、绿豆、芝麻、红花等3)公元后从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燕麦、黑麦、硬粒小麦、圆锥小麦、非洲高粱、魔芋、饭豆、蓖麻、草棉、三叶草等4)从美洲引入的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粒用菜豆、花生、向日葵、陆地棉、海岛棉、剑麻、烟草等第三节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1、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生物多样性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物种受到威胁或正在减少;遗传种植资源正在减少。2)作物的多样性2、作物的驯化和创造3、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1)作物引种的概念和理论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简单引

6、种”:原产地与引种地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或者由于被引种的作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泛,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和选育过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并繁殖后代。“驯化引种”:原产地和引种地之间的自然环境相差较大,或者由于被引种的作物本身适应范围狭窄,需要通过选择、培育,改变其遗传性,使之能够适应引种地的环境。2)作物引种成功的事例和应记取的教训大豆起源于我国,已经传遍全世界。玉米原产于北美,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种植的第三大作物。各种作物都有与之伴生的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因此,在引种时要十分注意植物检疫。甘薯黑斑病,稻水象甲,恶性杂草毒麦。在做好检疫工作的同时,引种前对拟引进的作物的习性、抗逆性等也应有全面

7、的了解。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作物引种成功的关键,也是引种的基本原则是——作物与环境协调统一。包括如下具体内容:a生活条件得到满足;b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c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4、作物的分类1)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喜温作物(最低温度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烟草等耐寒作物(最低温度约在1-3℃,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