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ppt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

ID:48035880

大小:2.57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1-11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1页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2页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3页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4页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因斯坦与艺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赵鑫珊爱因斯坦和艺术作者简介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语言。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乐、建筑、……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科学和艺术。科学是理性的,呆久了我会冻僵;

2、艺术是有感情的,呆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在它们之间不停地摆动,亲近科学才可信,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的哲学,既可信又可爱。生平介绍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

3、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学说时空隧道大小黑洞的吞噬原理美国卫星成功验相对论证相对论的正确。相对论(Relativity)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SpecialRelativity)和广义相对论(GeneralRel

4、ativity)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爱因斯坦在1915年末完成广义相对论的

5、创建工作,在1916年初正式发表相关论文)。2005年被确定为“国际物理年”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结论: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系解析标题分析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的结构——并列式。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人名,而且是一类人的代名词——科学家。标题揭示文章内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梳理结构第一部分(1~4段),指出爱因斯坦与艺术这个话题的两重意义。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5~16段),

6、文章的主体部分。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部分(17~18段)文章结语部分,表明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再次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分段第二部分的分层第一层(5~8段)叙述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不忘对艺术的热爱的事例(记叙)第二层(9~16段)探求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原因;指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议论)这层可分为三个小层次一,(9~11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一个原因(精神生命的需求)二,(12~14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二个原因(崇高的理论价值)三,(15~

7、16段)分析爱因斯坦执着追求科学与艺术的第三个原因(绝对的和谐之美)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哪些艺术形式,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音乐: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他,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文学: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他,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他,与卡夫卡产生共鸣。课文理解1.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

8、写起, 有什么好处?内容上:说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爱音乐艺术。结构上: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2.支撑爱因斯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