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

ID:48802790

大小:20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26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1页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2页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3页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4页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爱因斯坦与艺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简单介绍本文作者以及爱因斯坦简单介绍本文作者以及爱因斯坦简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

2、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

3、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量子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学说。爱因斯坦脱口而出:“死亡就是我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有人问爱因斯坦,死亡是什么?自读课文,找出本课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第一部分:⑴—⑷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提出本文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第二部分:⑸—⒃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

4、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第三部分:⒄—⒅指出造就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指出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通读全文,讨论梳理全文结构概括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6岁学小提琴;13岁爱上莫扎特,还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推崇西方古典音乐,酷爱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几乎每天都要拉琴;弹一手好钢琴。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肖伯纳;朗诵海涅的诗;盛赞陀思妥耶夫斯基;极力推崇文学艺术;共鸣卡夫卡。1、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也是因为他深深懂得文学的伦理价值;3、还因为科学和艺术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作为物理

5、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喜欢文学艺术?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柱是什么?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必须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知识拓展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业余画家,如:玻尔、普朗克、朗之万等;《科技日报》在1987年设专栏发表了近30位我国著名科学家畅谈文艺的文章,表明他们的艺术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苏步青等。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是一个孤独的人。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

6、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泰戈尔眼中的爱因斯坦: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泰戈尔印度诗人。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

7、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对我们来说他曾是精神、光与和谐的活的象征——在暴风雨中翱翔的伟大的自由之鸟——在未释放的感情之海上升起的阿瑞耳(莎士比亚剧作《暴风雨》中的小精灵)在他那金色竖琴上奏出的永恒的歌,但是他的艺术从来不曾对人类的愁苦和斗争漠不关心。他是“伟大的守护者”。爱因斯坦眼中的泰戈尔:从爱因斯坦的见解出发,艺术与科学之间有哪些相通之处?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艺术与科学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因为他们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值得人们不断地追求。科学与艺术是相互补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