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

ID:48039857

大小:1.18 MB

页数:128页

时间:2020-01-14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_第1页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_第2页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_第3页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_第4页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PKPM 新规范计算软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KPM新规范计算软件TAT、SATWE、PMSAP目录1.前言2.风荷载3.地震作用及结构振动特性4.地震作用调整5.作用效应组合6.设计内力调整7.结构整体性能控制8.结构构件设计计算9.重力二阶效应10.传给基础的上部结构刚度11.模拟施工荷载的两种算法12.杆件截面的剪应力不均匀系数13.SATWE墙元的改进14.SATWE时程分析的改进15.SATWE新增的三维图形显示16.SATWE构件抗震等级逐个定义17.SATWE的新增弹性板类型-弹性膜18.SATWE整体稳定验算19.SATWE对高位转换结构的刚度比计算20.地下室对结

2、构计算的影响21.转换层结构分析22.梁计算的一些特殊考虑1前言随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陆续推出,PKPM系列计算软件也同时进行了全面的改版升级。针对新规范的变动了的条文以及新增的条文,我们逐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拟定实现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版本计算软件的开发、维护、测试、校对。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新规范版本已经完成。测试结果表明,新版本程序具有足够的

3、成熟性和稳定性。这里将着重介绍新版TAT、SATWE和PMSAP程序的新功能。2.风荷载2.1基本风压: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30年一遇改为50年一遇;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2.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来的A、B、C类,改为A、B、C、D类。C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为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2.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2.4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2.5脉动影响系数:原来采用高规简化方法,现在用准确方法。2.6结构的基本周期:采用经验公式或者直接采用计算周期。体现

4、在程序上:输入界面中增加了D类粗糙度;增加了允许用户输入结构基本周期;内部有关风荷载的计算,都改为新规范方法风荷载计算新旧规范比较(基本风压、体型系数不变)3层圆弧框架-1.30%7层框架3.60%17层框支0.85%18层框剪1.24%21层框筒0.50%28层框筒0.00%31层框支0.67%35层框支0.33%36层剪力墙1.25%平均:0.79%3.地震作用及结构振动特性3.1抗震设防烈度:新抗震规范改变了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0g)两种情况(见新抗震规范表3.2.2)

5、,因而程序在原有6,7,8,9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7度(0.15g)和8度(0.30g)两个选项。3.2设计地震分组:设计近震、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分别为设计地震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程序输入菜单相应修改。3.3特征周期值:比89规范增加了0.05s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作用。3.4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新抗震规范5.1.5条,设计反应谱范围由原来的3s延伸到6s,分上升段、平台段、指数下降段和倾斜下降段四个区段。在5Tg以内与89规范相同,从5Tg起改为倾斜下降段,斜率为0.02。对于阻尼比ζ不等于0.05的结构,设计反应谱在阻

6、尼比ζ等于0.05的基础上调整。地震计算剪重比新旧规范比较3层圆弧框架13.01%7层框架11.59%17层框支8.43%18层框剪10.45%21层框筒8.26%28层框筒5.49%31层框支10.77%35层框支3.79%36层剪力墙6.06%平均增加8.65%地震最大层间平均位移新旧规范比较3层圆弧框架13.04%7层框架11.66%17层框支10.74%18层框剪13.60%21层框筒13.58%28层框筒10.81%31层框支13.33%35层框支10.75%36层剪力墙11.11%平均增加12.35%3.5扭转耦连新高规3.3

7、.4-1条规定,质量、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连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TAT、SATWE和PMSAP三个程序都具有考虑扭转耦连的功能TAT,SATWE将该功能作为用户选项,考虑与否由用户自定PMSAP计算时总是考虑扭转耦连3.6双向地震作用规范条文:新抗震规范5.1.1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程序实现:现在我们考虑某个地震反应参数,该参数在X和Y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别为SX和SY,那么在考虑了双向地震扭转效应后:这意味着对于X和Y地震作

8、用都作不同程度的放大。考虑双向地震时,内力组合不改变。该功能作为用户选项,考虑与否由用户自定。对于柱的弯矩和剪力,处理方法稍有不同,举例说明如下:我们令S代表某个柱截面在某个方向上的弯矩或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