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

ID:48041337

大小:70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11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_第1页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_第2页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_第3页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_第4页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实为虚 化虚为实.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实为虚化虚为实——隐喻性作文的审题立意四川省安县中学背景·概念(一)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类特殊的样式——隐喻性作文。有代表性的比如:2003年全国春招卷“水的联想”;2004年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8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2011年湖北卷“旧书”。背景·概念(二)这些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特点:题目中有一个或几个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存在使作

2、文题显得含蓄而朦胧,难以把握。我们只有弄清楚这些事物的寓意后才能准确把握题意。我们把这种以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作为题目的作文统称为隐喻性作文。隐喻性作文可以在当今流行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这三大作文样式中出现。审题立意思路(一)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才能从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引出一点感悟,悟出一点道理。我们认为可以用“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思路进行审题立意。可以参考咏物诗鉴赏思路。[思路]物象抽象物象审题立意思路(二)化实为虚化实为虚的过程就是类比的过程。就是由“物”到“人”的过程。所谓“实”就

3、是指话题这个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所谓“虚”就是指从“实”引申出的象征意义。“化实为虚”就是指由形象的﹑具体可感的事物的特点、功能等着眼点出发,运用联想和想象引申出象征意义。同一个事物,你所发现的特点、功能等着眼点不同,就会引申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般来说,象征意义比较固定)审题立意思路(三)化虚为实这里的“虚”还是指象征意义;这里的“实”稍有不同,它更加具体。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指我们把“化实为虚”得到的象征意义再放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它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发现

4、。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宏观要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微观要做到“一粒砂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主要方法: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宏观处着眼“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一般说来,宏观主要从大的方面入手,写成的作文显得大气,常见的有:①宇宙、自然(环保、尊重生命……)②国家、民族(爱国、民族复兴……)③社会、历史(教育、和谐发展……)微观处着眼“一粒砂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微观多从“个人”出发,常见的有:①人生哲理(宽容、拼搏、乐观、忧患、进取、曲折……)②人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

5、、孝心、志节、忠诚……)③人应该有的美好情感(亲情、友情、爱情……)④人应该有的一些好的社会理念(民主、创造、真理、平等……)考题示例(一)月考作文解读命题作文:“活在春天里”隐喻点:“春天”“化实为虚”:(1)“春天”的特点:温暖、温馨、和煦、明净、灿烂、生命萌动(2)“春天”的寓意:充满希望、理想、梦想,体现乐观、积极的心态。(3)带入原句:“活在春天里”就是“活在希望里,活得乐观,活得自信,活得快乐。”考题示例(二)月考作文解读“化虚为实”:(1)谁“活在春天里”:你、我、他、它。(2)什么事物让你的感觉像春天:亲情、

6、友情、爱情……(3)春天在哪里:寝室、教室、家、山上、球场、书里、事业(乔布斯)(4)什么时候“活在春天里”:过去,那是一种回忆;现在,那是一种享受;将来,那是一种渴望。(5)为什么要“活在春天里”。(生命的需要)(6)怎么才能“活在春天里”。(乐观、自信)课堂实战之一话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的声音叫好了。”请以“所有的狗都应该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7、。课堂实战之一话题作文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试题】“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化实为虚”:(1)隐喻点:“狗”“叫”(2)寓意:“狗”即“人”。“叫”即“发出声音”,“发表意见”。(3)带入原句:“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课堂实战之一话题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试题】“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化虚为实”:(1)什么人在发出声音(2)为什么要发出声音(3)怎么样发出声音课堂实战之二材料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如果你有两个面包

8、,就应该用一个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请根据这句话的寓意写一篇800字的作文。课堂实战之二材料中的隐喻性作文(解读之二)“化实为虚”:(1)隐喻点:“面包”“水仙花”(2)寓意:“面包”即“食物”,是用来饱肚子的,象征物质享受。“水仙花”即“美的事物”,象征“心灵的享受”“精神需要”。(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