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

ID:48050667

大小:18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13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_第1页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_第2页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_第3页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_第4页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碳酸盐缓坡 (Carbonateramp)碳酸盐缓坡(Carbonateramp):是指从岸线向盆内具有缓慢倾斜的斜坡(通常坡度不足1度),与较深水的低能环境之间无或有不明显的坡折,以波浪搅动带(或最高能量带)位于近岸处为主要特征,相当肖-欧文模式的Y相带。这个术语尽管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不同学者对它的认识不完全一致。里德认为,缓坡有等斜和远端变陡的两种类型,发育有两种缓坡沉积模式。镶边碳酸盐台地模式A.镶边碳酸盐台地的环境特征:属于定义中的浅水台地,以发育外部高能的扰动边缘和进入深水盆地的坡度明显增加(由几度到60度或更大)为显著特征和与碳酸盐缓坡的区别。沿陆棚边缘发育的高能带有半

2、连续的镶边或障壁限制着海水循环与波浪作用,在向陆一侧形成低能泻湖。B.镶边碳酸盐陆棚的发育位置:镶边陆棚很可能在低纬度陆棚地区发育,也常见于热带区板块聚合带边缘火山弧或沉积弧区,如在新几内亚就存在数百公里的镶边礁和堤礁组合。由于高纬度地区(温水到冷水陆棚)造礁生物不繁盛,所以镶边陆棚在这些地区是不发育的,而以缓坡模式为主。因此,生物礁的存在与否对镶边陆棚是否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C.镶边碳酸盐台地的分类:里德根据地形特征、沉积物类型、分布和水动力条件等,将镶边碳酸盐陆棚划分为沉积或加积(DepositionalorAccrctionary)边缘型,沟槽(Bypass)边缘型和侵蚀边缘型三个亚

3、类:镶边台地(陆棚)的类型和演化模式A.加积边缘型,表现为陆棚边缘向上和向外营建,但无高的陡崖,陆棚边缘与斜坡成舌状交互,从台内经地边缘到盆地可以划分为六个相带:Ⅰ.平顶的加积陆棚:广泛分布的潮坪和泻湖泥灰岩或泥晶灰岩的旋回性沉积,局部有点礁或滩出现;Ⅱ.陆棚边缘浅滩砂:骨粒或鲕粒浅滩,具交错层理。Ⅲ.陆棚边缘礁及礁屑滩:造礁生物带按深度分带。Ⅳ.环台地前缘上斜坡砂与角砾:来源于台地边缘的大量已胶结礁屑和岩块,发育滑塌、拉裂构造和泥丘;Ⅴ.下部斜坡或盆地边缘:由层状页岩和重力流成因的钙屑浊积岩和槽状角砾岩组成。Ⅵ.盆地:由深水远洋灰泥灰岩,远源浊积灰岩和页岩组成。礁为主的加积型台地边缘、斜

4、坡和盆地理想沉积层序滩为主的加积台地边缘、斜坡和盆地理想沉积层序沟槽型边缘,起因于陆棚上碳酸盐极其迅速向上堆积,致使陆棚边缘呈直立或近于直立的陡壁,从台地边缘到盆地可以划分为六个相带:Ⅰ.陆棚边缘礁灰岩和浅滩砂、砾屑;Ⅱ.陡崖(可达200M或更高);Ⅲ.环台地边缘塌积物:边缘礁为主,则塌积物中含有大量礁块。边缘以滩砂为主,则含大量已被胶结的颗粒灰岩岩块(鲕粒、砂屑、生物屑);Ⅳ.水道化(沟槽)斜坡,具有串珠状的由砂和砾石充填的沟槽。如无水道化斜坡,变细的第Ⅲ相带的环台地边缘塌积物将取代此相带;Ⅴ.下部斜坡近源粒序浊积岩,由近源浊积沉积的角砾灰岩和灰泥灰岩组成,向外变细;Ⅵ.盆地远源浊积岩,

5、由远源浊积沉积的灰泥灰岩与远洋沉积的沉积的页岩韵律互层组成。侵蚀边缘型,通常以具有高而陡的悬崖为特征,礁灰岩镶在台地边缘。下斜坡由于受到机械侵蚀,使陡崖侵蚀后退,致使陡崖出露成层的、旋回性泻湖岩层和潮坪岩层,从台地边缘到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相带:Ⅰ.镶边的礁灰岩和浅滩砂、砾屑;Ⅱ.陡崖,下部出露潮缘岩层,紧贴外缘为供给塌砾的侵蚀陡崖;Ⅲ.台地外缘的塌积角砾岩带,向外变细。鉴别标志为角砾岩块为浅水成因,角砾中含有具窗孔、叠层石组构的泻湖、潮坪相碎屑,表明有大规模的台缘后退。这些灰岩碎屑常常和礁屑及胶结的石灰砂碎屑混杂在一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