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

ID:55733089

大小:1.39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1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_第1页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_第2页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_第3页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_第4页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4期VoI.32No.42013年7月Ju1.2013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Ge马志鑫,刘伟,张万平,李波。O(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1;2.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gS摘要:黔东麻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台地东南缘,下寒武统(相当于2008年国际地层年表中的寒武纪第二统)清虚洞组发育浅海碳酸盐岩沉积。露头观察、微相分析和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得出,麻江地区清虚洞组可划分为浅海陆棚、潮下带、浅滩、潮问带4种地质e

2、沉积环境。由下向上,构成了5个向上变浅的旋回(C1一C5)。C1一C3旋回为浅海陆棚一潮下带一潮问带序列,以细晶白云岩为主,a局部见鲕粒或灰泥的交代残余;C4一C5旋回为台缘浅滩一潮间带序列,浅滩特征明显。麻江地区沉积环境的纵向演化和邻区沉积科环境的对比表明,湘西黔东地区清虚洞组经历了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过渡转化。技关键词:寒武系;清虚洞组;碳酸盐岩缓坡;镶边台地;黔东情中图分类号:P588.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849(2013)04—0043—07报yn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的几何

3、形态一直是碳酸盐岩较大。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明显的台地边缘浅滩沉0沉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对现代碳酸盐岩积,为镶边台地背景L1,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未见明ma沉积作用研究的深入和沉积原理的逐渐认识,古代显的台地边缘特征,为碳酸盐岩缓坡沉积背on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环境解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景r1船。笔者选择的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展,并建立起一系列的沉积相模式l_1。]。碳酸盐岩相洞组剖面,地层连续、地质现象丰富,为详细研究黔模式受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和大地构造作用的复东地区早寒武世清虚洞沉积环境和台地演化

4、提供了合控制,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相模式和特殊的演化良好的素材。序列。深入研究这些控制因素和相模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对掌握和运用碳酸盐岩相模式极其重要]。地质背景及剖面特征碳酸盐岩台地可以归为碳酸盐岩缓坡和镶边台地2种基本类型。缓坡最初由Ahrl2提出,原定义黔东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东南缘,下寒武统岩为浅水的、平缓的坡地,缺乏显著的斜坡坡折;颗粒石地层序列发育良好,其沉积环境自北西向南东方岩浅滩体分布于近滨区。与缓坡相反,镶边台地外向逐渐加深l_】。前人进行了较多的岩相古地理部边缘具有一个坡度明显增大的斜坡进入

5、深水区,和层序地层方面的工作。(图1)。本地区早台地边缘上以碳酸盐岩礁滩为主,斜坡带有丰富的寒武世发生地壳拉张活动,海平面上升,古地形西高重力流沉积l1]。东低,水体向东南逐渐加深。清虚洞组沉积时期,该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除了非暖水碳酸盐岩沉积区总体上为自北西向南东倾斜的斜坡带,其北侧以区,只要有充足的堆积时间,碳酸盐岩缓坡向台地的发育鲕粒滩、砂屑滩及生物礁为特征的碳酸盐岩台转换是绝大多数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的总体趋地,南侧为欠补偿的盆地相区。台地区以厚层亮晶势l_3¨。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碳酸盐岩鲕粒白云

6、岩、纹层状白云岩、鸟眼构造、干裂为特征,建隆(礁滩体)的形成和堆积过程。其沉积速率与沉降速率接近,随时间推移台地边缘扬子碳酸盐岩台地,从震旦纪到志留纪大致经向广海方向推进。盆地相区沉积速率小于沉降速率历了出现、增生、发展、消亡4个时期。湘西黔东地发展为欠补偿盆地,水体渐深。区位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的东南边缘,是研究碳酸对于研究区寒武纪的年代地层,2008年国际盐岩台地演化的理想位置l1]。前人对扬子东南缘地层年表中提出了新的4统1O阶划分方案]。早寒武世清虚洞期沉积环境进行了较多研究,争议笔者并未进行详细的

7、年代地层研究,仍采用以往的收稿日期:2012-0912编辑:刘江霞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扬子陆块周缘铅锌矿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1212011085168)作者简介:马志鑫(1983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工作。Email:zhixinma83@126.com第4期马志鑫等:碳酸盐岩缓坡向镶边台地的转化:以黔东麻江地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为例47(3)浅滩相浅灰色一灰白色厚层鲕粒~内碎3.3沉积旋回屑颗粒白云岩,主要颗粒类型为鲕粒,其次为内碎黔东麻江地区清虚洞组沉积环境

8、包括浅海陆屑、核形石和似球粒。鲕粒粒径不等,0.3~1mm,棚、浅水潮下带、潮间带、浅滩,根据沉积环境的纵向分选磨圆较好。内碎屑主要为近球状的泥晶颗粒,变化,可识别出了5个向上变浅的旋回(图4):分选磨圆差,个体较大(O.5~1mm)。核形石主要旋回C1底部主要沉积了薄层含泥质条带灰是以鲕粒为核心,周围为模糊泥晶纹层环绕。似球岩,含少量的生物碎屑,如三叶虫等,代表了低能的粒个体较小(10~50m),球形或近球形,这种似球浅海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