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

ID:48058105

大小:473.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1-13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_第1页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_第2页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_第3页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_第4页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A 第2.6章 阻抗匹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6阻抗匹配1.阻抗匹配概念(impedancematch)阻抗匹配:是使微波电路或系统无反射、使系统处于行波或尽量接近行波状态的技术措施。1)阻抗匹配的重要性l匹配时传输给传输线和负载的功率最大,馈线中的功率损耗最小;l阻抗失配时传输大功率信号易导致击穿;l阻抗失配时反射波会对信号源产生频率牵引作用,使信号源工作不稳定,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其重要性:在传输系统中一般情况下:2)阻抗匹配问题①负载与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ZL=Z0方法:在负载与传输线之间接入匹配装置,在匹配装置处的Zin=Z0(传输线的特性

2、阻抗)。目的:负载端无反射。实质:人为产生一反射波,与实际负载的反射波相抵消。在源端和负载端均有反射。Zin=Z0②信号源与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a.信号源与负载线的匹配目的:信号源端无反射条件:*选择负载阻抗ZL或传输线参数βl,Z0,使Zin=Zg;*如果负载端已匹配,则应使Zing=Z0;方法:在信号源与传输线之间接入匹配装置实际情况:负载端总有反射,用隔离器吸收反射信号,使信号源稳定工作。ZinZingb.信号源的共轭匹配条件:使,或目的:信号源输出给负载的功率最大方法:在信号源与传输线之间接入匹配装置

3、应用:微波有源电路。注意,此时反射系数可能不等于零。获得最大功率是由于多次反射波相位叠加所致。例如,当则整个系统上无反射,但此时传送给负载的功率仅源输出功率的为一半,传输效率仅为50%。而要提高效率则只能减少Zg,这样就不再能维持注意:最佳效率与无反射有时有矛盾。1.负载阻抗匹配方法要求匹配网络简单易行附加损耗小频带宽可调节(1)集总元件L节匹配网络图a.zL实部小于1图b.zL实部大于1适用范围:f<1GHz用两个电抗(电感或电容)元件组成的L节网络来使任意负载阻抗(在某频率上)与传输线匹配。可利用史密斯圆

4、图进行快速精确的设计。图b.zL在1+jx圆外用图a.zL在1+jx圆内用设计一个L节匹配网络,在500MHz使负载阻抗与特性阻抗的传输线匹配。例1解:归一化阻抗:此时zL在1+jx圆内,故用(a)所示匹配网络。在负载处是并联的,因此用导纳圆图。zL旋转180°得到yL。jBZLjXZ0因为与jB并联为只加电抗,故电阻的阻值不变,沿r=0.4的圆周与相应导纳圆的交点可得(向上)。即jb=yA-yL=j0.3。再转换至阻抗圆图上,zA=1-j1.2,而最终匹配应为zin=zA+jx=1,故串联电抗应为jx=1-

5、zA=j1.2。得到串联电感L和并联电容C的匹配网络。则jB和ZL并联后的阻抗应落在zA=1+jx的圆周上(绿圆)。--则再加一串联电抗可得到匹配。jBZLjX1Z0A对于zA有相应的导纳yA。而对应zA=1+jx的圆周则有相应的导纳圆(红圆)。yAzA如果是向下半圆移动交1+jb于yA=0.4-j0.5,则并联电纳b=-0.7,转换至阻抗圆则得z=1+j1.2,则串联电抗为x=-1.2。即为并联电感L和串联电容C的匹配网络。在f=500MHz时,∵f=500MHz∴如图:应用λ/4线段的阻抗变换性:匹配时应

6、有:Zin=Z0则λ/4线的特性阻抗应为:特点:简单、实用使用范围:实负载阻抗与传输线匹配。(2)λ/4变换器如果负载为ZL(复数),则可在λ/4变换器与负载之间加上一段移相线段,或在负载处并联或串联适当的电抗短截线---先变成实阻抗,再进行阻抗变换。由于l/4变换器,与波长有关,频带变窄。如要求在宽带工作时(或两阻抗比过大时),可采用双节、三节可多节λ/4变换器结构。d已知:;求:用λ/4变换器进行匹配的位置d及。解:已知在电压最小点和电压最大点输入阻抗为纯电阻,故此阻抗匹配器应在此点接入。例:向电源方向最

7、近的为点,;;相对应dZ0ZL该点的阻抗为:即则则阻抗转换器的接入位置:dZ0ZL(3)支节调配器支节调配器是在距离负载某固定位置上并联或串联终端短路或开路的传输线段构成。常用并联调配支节。支节数可以是一条、两条、三条或更多。AB单支节调配器支节调配器是在距离负载d处并联或串联长度为l的终端短路或开路的短截线构成。调节变量:d,l并联支节:由负载阻抗经d距离变换后,在B点的导纳Y=Y0+jB,如支节的电纳为-jB,---达到匹配;串联支节:由负载阻抗经d距离变换后,在B点的阻抗Z=Z0+jX,如支节的电抗为-

8、jX,---达到匹配。AB例:Z0=50Ω,ZL=25+j75Ω,无耗线,求单支节短路并联匹配的位置d和长度l。AB分析:应使在C点之后反射波为零C点:并联之后的归一化导纳yC=y1+y2=1。由于y2=jb2(短路支节)B点:在并联前应为yB=y1=yC-y2=1-jb2。即r=1的圆。同时,负载导纳yL经d的距离后应为y1=1-jb2;由于传输线无耗,故在线上为沿等G圆旋转,选择d,使y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