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

ID:48070113

大小:18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06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_第1页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_第2页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_第3页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_第4页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1.制备方法生产的意义质量要求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1.1生产的意义糖化:淀粉葡萄糖淀粉水解糖:通过糖化制得的水解糖液。氨基酸生产菌种不能直接利用淀粉。1.2淀粉水解糖液的质量要求糖液透光率>90%(420nm)。不含糊精、蛋白质(起泡物质)。转化率>90%。DE值(Dextroseequivalent,葡萄糖当量值)还原糖浓度>16%。糖液不能变质。1.3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酸法酶法酶酸法2酸法水解制糖的原理催化剂:无机酸酸法水解包括三种反应:水解反应复合反应分解反应动力学角度:反应物淀粉水无机酸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2.2复合反应复合反

2、应进行的程度及所生成复合糖的种类因反应条件(如淀粉乳的浓度、酸的种类、酸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不同而不同。①淀粉乳的浓度DE值在28以下,复合糖几乎不能生成。但随着DE值的增加,复合糖量逐步增加。②酸的种类和浓度不同种酸对于葡糖复合反应作用不同。曾有人用不同浓度的HCl、H2SO4、H2C2O4混于50%浓度的葡糖液,与98℃加热10h,测复合糖生成量。③作用温度与时间复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超过水解反应速度。2.3分解反应葡糖受酸和热的影响发生分解反应,生成5‘-羟甲基糠醛,与氨基化合物经美拉德反应,产生腐殖质;或5‘-羟甲基糠醛自身分

3、解产生甲酸和乙酰丙酸。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受反应条件(如淀粉乳的浓度、酸的种类、酸的浓度、温度和时间等)的影响。①淀粉乳的浓度分解反应进行的程度与淀粉乳的浓度有关,随着乳浓度的提高,分解反应加剧,色素加深。例如,用不同浓度的葡糖做实验,结果见下表。葡萄糖浓度(%)1105‘-羟甲基糠醛(%)0.00390.036②酸的浓度pH3.0时,5‘-羟甲基糠醛生成量最少,色素最浅。3.0<pH>3.0,色素逐渐加深。③作用温度与时间分解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造成糖损失,色素增加,后提取精制困难。3酸水解工艺3.1工艺流程3.2影响糖质量的因素①淀粉乳的

4、浓度合理控制,一般12-13Beo。②酸的种类和浓度H2C2O4>H2SO4>HCl一般选用HCl,浓度0.6-0.8g/g干淀粉,pH1.2-1.7。③作用温度与时间温度高,时间短,糖液质量好。HTST。温度高,时间长,糖液质量差。一般0.28-0.3mPa,15-20min。④糖化设备与糖化操作密闭糖化罐,D:H为1:1.15-2.5,耐腐蚀。为保证糖化均匀,罐体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6m3。3.3水解糖液的中和、脱色①中和放罐水解液pH1.5左右,冷却至60℃左右,加Na2CO3调至pH4.6-5.0。②脱色除杂脱色方法:a.粉末活性炭0.1%左右。b.

5、颗粒活性炭。c.离交树脂。4酶法制糖工艺4.1工艺流程①淀粉的液化(利用α-淀粉酶使淀粉分子水解成小分子糊精或低聚糖,粘度迅速下降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