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还是高龄化.pdf

人口老龄化还是高龄化.pdf

ID:48075638

大小:61.45 KB

页数:1页

时间:2019-11-22

人口老龄化还是高龄化.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还是高龄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口老龄化还是高龄化本期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评述》,是一篇颇有分量的评述性文献。本刊如此有价值的综述和评述目前还不多见,欢迎广大作者多多提供这种专题性深度研讨人力资源开发前沿问题的综述和评述文章。这不仅使工作繁忙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而且对那些刚刚进入学术殿堂的学子们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人7/老龄化的这个专题还可以继续深挖。特别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l'n-J题,人口究竟是老龄化还是高龄化,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篇评述议论的前提是“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现象。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过

2、程。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般界定为某一国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比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即可认定该国家或地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笔者认为这个前提是不能成立的。首先,老不老不是由年龄的大小一个因素决定的。人口是否老化,取决于劳动能力是否衰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际关系不断升华,人天关系不断和谐,不仅人们的自然寿命不断延长,而且人们的劳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劳动寿命也必然不断延长。把65岁或60岁作为固定的老年线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给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的研究任务是根本不同的。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人口高龄化对人口老龄化观念的挑战。人们继续用老龄化观

3、念处理高龄化问题将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国未富人先老(高),也是一个伪命题。人口可预期寿命的延长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口平均可预期寿命大大高于印度和非洲的经济落后国家,是中国的社会制度比这些国家和地区优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也大大高于这些国家和地区。1949年中国的4.5亿人口平均可预期寿命35岁;1978年中国的9.6亿人口平均可预期寿命已经达到65岁;2013年中国的13.5亿人口平均可预期寿命达到了74岁。而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印度和非洲当前的人均可预期寿命只是达到中国1949年前后的水平,这是因为它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比中国落后了一个发展阶段。中国已经

4、达到现代化的中后期,它们还在现代化的中前期。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待人口高龄化,这个历史趋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当积极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劳动人口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资本积累以人口红利资本化为主。相当多的劳动者的劳动力是被当作消费品耗费的,他们当前的收入是以缩短寿命为代价的,因此,他们衰老的比较早。而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资本积累是以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为主,体力劳动的比重逐步降低,脑力劳动的比重逐步提高。相当多的劳动者获得了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把劳动力商品转化为人力资本。因此,他们进入衰老期越来越晚,人均可预期寿命逐步延长。同样是60岁或65岁年龄的人,在以体

5、力劳动为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衰老期,应该退休了;而在脑力劳动为主的时代,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熟练期。如果让这些劳动者一刀切地按60或65岁退休,那将是巨大浪费。我国目前从西方进口的伪命题不止这一个。例如,把人口红利期误认为战略机遇期;把结构性矛盾当作总量矛盾;还有什么中等收入陷阱,等等。我们必须根据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时空定位,重新认识这些被当作金科玉律的伪命题。如果在别人本来就不科学的既定前提下跳舞,永远走不出认识的误区。裔I扔惕彩列狗1易(作者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本刊主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9理论研究I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