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

ID:48096485

大小:1.15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14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_第1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_第2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_第3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_第4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实验设计与探究三年高考试题统计与命题预测易错易混排查(1)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提示首例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由中国科学家邹承鲁院士等人合成的。(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糖的分解代谢降低。(×)提示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加快。(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这说明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2、)提示甲组的根可进行有氧呼吸。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说明根对a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4)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提示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光时,产生氧气、NADPH和ATP。(5)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

3、,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提示用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即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而且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白花=1∶3,由此可推测该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

4、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提示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考点一考点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结果分析真题诊断(2019北京卷,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

5、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考点一考点二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答案C解析微生物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因此培养基中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A项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淀粉分解菌时,为使培养基上细菌尽量分开获得单菌落需要将菌液进行稀释后涂布到平板上,B项正确;图中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说明平板上的淀粉被分解,可判断两种细菌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从而催化了淀粉的分解形成透明圈

6、,C项错误;H/C值反映了单位面积内该菌对淀粉的分解能力。即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D项正确。考点一考点二核心知识1.实验设计的一般流程考点一考点二2.“三步法”书写实验步骤(1)材料分组编号①选材的句式:“选取年龄、性别相同,健康且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动物”或“选取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等。②分组的句式:“随机均分(或等分)为X组”。③编号的句式:“编号为A、B……组”或“编号为甲、乙……组”。(2)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施以不同的处理(控制变量)实验组“用适量的某溶液”处理,对照组“用等量的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或清水)”处理,且“每组都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

7、养(或饲养)”或“观察相同的时间”。(3)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或测量(数据),做好记录(并计算出平均值)。”考点一考点二3.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表达(1)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实验结论要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2)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相应结论只需考虑一种情况,即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得出肯定结论。考点一考点二4.组织答案需注意的问题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