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pdf

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pdf

ID:48103795

大小:956.1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pdf_第1页
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增刊(总第161期)2012年9月中国彳放=籽CHINAMUNICIPALENGINEERINGS1(SerialNo.161)Sep2012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2.S1.003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宋秀莲1,汤笑2(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73;2.天津生态城市政景观有限公司,天津300486)摘要:以中新天津生态城I{I部片区为例,结合生态城总体规划及生态城地形地质情况,提出人车分离的新型交通模式。对其他城市新城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关键词:绿色交通:新型交通模式:人车竖向分离中图分类号:U491.2文献

2、标志码iA文章编号:1004-4655(2012)S1-0009-02传统的“以车为本”规划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逐步进入到规划设计师们的视线。慢行系统与机动车空间分离的新型交通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可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同时又可节省新城建设中建设投资、节约城市资源。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中部片区为例,结合生态城总体规划及生态城地形地质情况,提出人车分离、绿色交通的新型交通模式。1新型交通模式组成新型交通模式即立体交通模式,由地面、二层(高架)、地面与二层混合以及完善的慢行设施组成。涉及地面和地上三维空间的慢行交通系统,即将建筑地坪标高上

3、抬一层,行人活动面由地面层转移至二层。此新型交通模式通过设置完善的慢行设施,便于地面与二层空间的交通转换,避免慢行与机动车辆之问的互相干扰,进而彻底解决人车分流,引导健康、良好的交通生活形式。2建设新型交通模式的必要性分析1)减小小区建筑建设成本。生态城地下水位高,建筑物高架将大量地下建筑转为地面建筑,可减少建筑物防水、防潮处理成本和减少通风采光的设备成本以及降低建筑物抗浮成本等。2)提高绿化成活率,增加绿化面积。生态城地质条件复杂,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的种植和生长;盐碱地植物种植需换土,成本高,而高架可将大量植物种植放在平台层,增加绿地率,降低了改造土壤成本。3)提高绿色

4、出行率。新模式下舒适、安全的慢行系统减少了区内活动对汽车的依赖,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慢行出行方式。也为公交专用系统的组织创造了条件,利于绿色出行比例的提高。3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生态城主干路原规划横断面为5m慢行系统+3m侧分带+1lm机动车道+3m中央分隔带+11m机动车道+3m侧分带+5m慢行系统,红线宽41m,红线外设置12m规划绿化带(见图1)。艘、坶.净净图1规划横断面图(m)9中l习彳政工靠宋秀莲,汤笑: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型交通模式的研究2012年增刊图2新型交通模式横断面图将原规划标准断面中绿化带与慢行系统及侧分带空间一并纳入作为慢行通道的规划研究范围。横断面见图2。基本通行空间≥4

5、m,其余空间通过绿化、小品、街道家具等塑造优美舒适的慢行环境,使慢行系统不仅是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除担负一定的通勤交通功能外,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同时慢行系统及绿化下空间可用于专业管线直埋或设置综合管廊,充分利用r地下空问,节约J,城市土地资源。新型交通模式主要研究细肖17点有:中央商务区(CBD)区域2条有轨电车线路转换节点、生态谷车站转换节点、相交路n慢行系统横过路节点、公交车站节点和小区出入F-]节点。各个节点的交通转换通过设置梯道、无障碍坡道和电梯连接地面层与二层平台。为便于市政高架慢行系统与小区

6、出人口高程和市政高架慢行系统与地面高程衔接,市政高架慢行系统高程采用3.0—4.0m(地面标高为0.0m),小区建筑地坪标高为4.5m。4新型交通模式对生态城建设的意义生态城中部片区新型交通模式的规划建设,不仅具有较好的城市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水平也具有现实意义。(1:接第4页)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充分融人了绿色交通理念。生态城在进行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形式等方面以人为本,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最人的便利,建立生态城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另外,生态城非常注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与周101)通过新型交通模式的构建,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开敞空间,可供居民开展慢

7、跑、散步、骑车等各种户外健身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融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及家园意识。2)通过新型交通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地引导居民采用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构筑绿色城市。新型交通模式可以便捷地将公共交通枢纽与慢行道衔接起来、人车分流,提升出行的舒适感与安全感,在短距离出行方面具有较好的出行效率及吸引力,是践行低碳出行新模式。3)通过新型交通模式的建没与生态环境相融合,构筑绿色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绿色空间的有效利用。4)通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