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

ID:48132926

大小:37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1-16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_第1页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_第2页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_第3页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_第4页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学第6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 里昂惕夫反论一、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简介:瓦西里·里昂惕夫(W·Liontief)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祖籍俄国,祖辈历代为俄国农民。他在前苏联受过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1931年加入美国国籍,长期任美国哈佛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他因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87年,里昂惕夫曾随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他很欣赏中国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回国后发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的评论文章,高度地评价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这篇评论轰动了西方

2、世界,对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是与俄林资源赋予论密切相关的。按俄林理论,美国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稀缺,所以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从理论上也相信这一结论,可是当他利用大量统计资料来验证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时,却得出了与这一结论完全相反的结果。应如何解释这个被普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又与现实相矛盾的现象,这就成了一道人们多年争论不休的难题。因此,理论界称其为里昂惕夫反论,或称里昂惕夫之谜。.二、谜的产生里昂惕夫为了验证赫—俄理论的正确性,于50

3、年代初收集了1947年美国200种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资料,编制了美国的投入产出表。他假设:美国减少出口品生产和减少进口品的数值都是100万美元,他要分析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类生产要素在美国出口品和进口品中各占多大比重。他具体要考察:(1)当减少100万美元的出口品,美国有多少劳动力和资本会剩余;(2)当减少100万美元的进口品时,会相应增加100万美元进口替代品的生产,美国有多少劳动力和资本会因此而增加。然而,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的结果却与他的预期恰好相反。.表7-4:里昂惕夫对1947年美国

4、外贸的实证分析出口品进口替代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量(美元)25507803091339劳动(人/年)182170资本/劳动(人均资本量)14015181840.771(每百万美元所投入的要素量)由此可见,出口品部门中的人均资本量少于进口替代品部门,只有进口替代品部门的77.1%(14015/18184)。这意味着,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研究结果是里昂惕夫所始料不及的。.三、谜的验证里昂惕夫之谜对当时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领域占统治地位的资源赋予论无疑是个明显的挑战,

5、立即在西方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经济学家都参与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1、里昂惕夫的验证:谜仍然存在表7-5:里昂惕夫对1951年美国外贸的实证分析出口品进口替代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量(美元)22568002303400劳动(人/年)174168资本/劳动(人均资本量)12970137110.9462、鲍德温的验证:谜也存在表7-6:鲍德温对1962年美国外贸的实证分析出口品进口替代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量(美元)18760002132000劳动(人/年)131119资本/劳动(人均资本量)1

6、4321179160.799(每百万美元所投入的要素量).3、惠特尼的验证:谜不存在表7-7:惠特尼对1899年美国外贸的实证分析出口品进口替代品出口品/进口替代品资本量(美元)26212002589700劳动(人/年)1122..51240.2资本/劳动(人均资本量)233520881.118(每百万美元所投入的要素量)表7-7说明1899年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谜”并不存在。然而,有人对惠特尼的验证结果提出了这样的诘难:人们并不认为1899年时的美国已经是个资本丰裕的

7、国家了。.(一)劳动力不同质论他认为,由于美国的企业管理和行业组织远比其他国家优越,而且工人所受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较好,就使得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工人,并认为大约要高出3倍。这样,把美国的劳动供给按照劳动效率的高低加以调整,即把现有的劳动量乘以3,美国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个劳动相对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所以,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二)人力资本论这种论点是通过把熟练劳动资本化来解释谜的产生。这种论点认为,熟练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熟练劳动能够转化为“人力资本”

8、。这里是把人力资本作为无形资本来看待。这样,在计算某一生产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时,就不仅要计算有形资本,而且要计算该部门中熟练工人所包含的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经济学家凯林(P·B·Kenen)更进一步地直接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作为资本和劳动力比例(资本密集度)中的分子。按这种方法处理,里昂惕夫之谜便消失了。比如,熟练劳动年工资3万美元,简单劳动年工资1万美元,熟练劳动工资中高出的2万美元算作人力资本计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