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

ID:48167938

大小:45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1-17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_第1页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_第2页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_第3页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_第4页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伯牙鼓琴》教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牙鼓琴岭美小学林吓伟1、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学习目标了解名作《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60篇。《吕氏春秋》是研究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先秦文化史的可贵资料。初读课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注意

2、停顿和延长,读出文言的韵味小组学习:(1)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注释。(2)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鼓:弹琴。方:正,正在。太山:泛指大山,高山。志:心志,情志。若:像。巍巍:高大的样子。善哉:好啊。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以为:认为。少选:形容时间极短足:值得。复:再。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下列句子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伯牙摔琴断弦,终

3、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想着泰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参考译文研读课文:伯牙鼓琴鼓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掌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高山流水遇知音弹奏得知音之喜失知音之悲研读课文从文中那句话中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伯牙喜欢弹琴,锺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

4、于天地之间的心志,像江河一般奔腾不息的情感。而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的听出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一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说苑·尊贤》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伯牙不复鼓琴的理解。深悟“知音”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士为知己者死通晓音律知己,能赏识自己的人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

5、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知音故事古琴故事广陵绝响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

6、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据传,《广陵散》并非嵇康独作,而是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知音难得,知己难求。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与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的情感。主题概括伯牙锺子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知音故事张季鹰吊顾彦先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

7、客写下了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人琴俱亡作业:1、背诵全文2、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用现代汉语改写这个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