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

ID:48227377

大小:1.4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1-18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_第1页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_第2页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_第3页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_第4页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溶液酸碱性之酸碱中和滴定一、中和滴定原理1.中和本质一元强酸、强碱:c酸v酸=c碱v碱H++OH-=H2On(H+)=n(OH-)用已知浓度的酸跟未知浓度的碱完全中和,测出酸和碱的体积,可算出碱的浓度,反之亦然。例:取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22.00mL于锥形瓶,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共用25.00mL才完全中和,求CNaOH?0.11mol/L(待测液)(标准液)(未知)C(测)=C(标)×V(标)V(测)已知已知读数2.滴定概念:用已知浓度(C)的酸(或碱)测未知浓度(C)的碱(或酸)。3、关键:(1)准确测量两溶液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恰好完全滴定管与量筒

2、区别量筒:粗量仪,精确度0.1mL,无“0”刻度,从下往上读,滴定管上部标:“25℃,25mL”“0”该度在上;“25”mL在下,从0到25最多可以准确量25mL溶液(全盛满溶液时体积大于25mL),从上往下读。④最小刻度为0.1mL,允许估计至0.01, 故精确度0.01mL。如22.00、23.38、0.00ml规格:25mL、50mL优点:易控制所滴液体流量、读数较精确。二.仪器.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放指示剂)、水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垫白纸)、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酸式:碱式:磨口 活塞装酸或氧化剂(如酸性KMnO4),不装碱液(腐蚀玻璃)带玻璃球 的

3、橡胶管装碱液,不装氧化剂和酸液 (均腐蚀橡胶)移液管使用:(1)酸式滴定管左手控制活塞,姆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后,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转动活塞,动作轻缓自然,协调,注意不要把活塞拉出.排气泡:快速放液体法(2)碱式滴定管:姆指、食指、中指轻轻稍向一侧挤压橡胶管.不用大力向中心挤压,这样挤不出液体,也不能向上或向下挤,会把小玻璃珠挤向上或向下,堵住液体下流.排气泡:使尖嘴向上弯起,挤压橡胶管挤压位置三指示剂(1)变色范围甲基橙:红3.1———4.4黄橙色酚酞:无色8.2——10红浅红注:石蕊颜色突变不明显,不作指示剂.[设问]既然指示剂变色时溶液pH不是7, 能否用指示剂来判断酸

4、碱完全反应?例:以0.1mol·L-1NaOH滴定20.00ml 0.1mol·L-1HCl,滴定过程中pH的计算【讲解】向盐酸中滴NaOH,由于盐酸中H+被滴入的NaOH中OH-逐渐中和,cH+逐渐减小,溶液pH逐渐增大,当H+与OH-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提问]如何判断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指示剂变色时溶液pH值不一定是7(1)滴定前——0.1mol/LHCl溶液CH+=cHCl=0.1mol/L,pH=1(2)滴定开始至恰好点前——HCl剩余滴NaOH溶液19.98ml,设1滴为0.04ml即余HCl0.02ml未中和pH=4.3即少加半滴(0.02ml)NaO

5、H(3)恰好点(呈中性)pH=7(4)恰好点后NaOH过量:多加半滴(0.02ml)NaOHpOH=4.3,pH=9.7pOH=4.3,pH=9.7逐一算,以加NaOH溶液ml数对pH值作滴定曲线。加入剩余过量加VNaOH(mL)余VHCl过量VNaOHC(H+)pH020.001.00×10-11.0019.000.205.02×10-43.3019.980.025.02×10-54.3020.000.001.00×10-7720.020.022.00×10-109.7020.200.202.00×10-1110.70滴定开始到加19.98mLNaOH,即99.9%HCl被滴定

6、,pH变化较慢,共只有3.3个单位。但从19.98mL到20.02mL即滴定终点前后,体积仅差±0.1%,pH却从4.3变到9.7,共5.4个单位。说明加入量虽有很小变化,但溶液立刻由酸性变为碱性。量变过程质变过程*(2)pH突跃范围:酸或碱过量半滴或少滴半滴引起的pH值急剧变化.对于0.1mol/LNaOH滴0.1mol/L盐酸,凡在突跃范围内(4.3—9.7)变色的指示剂均可作滴定指示剂如酚酞(pH为8—10)、甲基橙(pH为3.1—4.4)。故在突跃范围内停止滴定有足够准确度。反之,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也有同样分析。此范围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但没有一种指示剂变色恰好是酸

7、碱中和点,滴定曲线0.1mol/LNaOH滴定20.00mL0.1mol/LHCl过程中pH变化0.1mol/LHCl滴定20.00mL0.1mol/LNaOH过程pH变化酚酞:甲基橙:浅红橙色无色8——10红红3.1———4.4黄强酸滴入强碱:甲基橙由黄橙酚酞由红无色强碱滴入强酸:甲基橙由红橙酚酞由无色粉红(3)滴定终点判断(4)指示剂用2-3滴(因它本身是弱酸或弱碱。用量过多,消耗更多酸或碱)滴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突变 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赶气泡四、滴定步骤1.准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