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压-06-泵6.ppt

泵压-06-泵6.ppt

ID:48242135

大小:2.2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1-18

泵压-06-泵6.ppt_第1页
泵压-06-泵6.ppt_第2页
泵压-06-泵6.ppt_第3页
泵压-06-泵6.ppt_第4页
泵压-06-泵6.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泵压-06-泵6.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泵和压缩机(华东)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系@CUPC1离心泵1.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2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1.3液体获得能头分析1.4离心泵的汽蚀1.5离心泵的性能曲线1.6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1.7输送粘液时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换算1.8离心泵的装置特性与工况调节1.9离心泵的系列及选用1.10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1.11离心泵的节能@CUPC21.11.1叶轮1.11.2吸入室、蜗壳、导叶1.11.3轴封装置1.11.4轴向力及其平衡1.11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CUPC3叶轮是叶片式流体机械中对流体传递能量的唯一部件。对叶轮的基本

2、要求是:⑴单级叶轮能够使流体获得最大的理论能头或压力增值;⑵叶轮所组成的级具有较高级效率,且性能曲线稳定区较宽;⑷叶轮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结构简单、制造工艺好。⑶抗汽蚀性能好;1.11.1叶轮@CUPC4型式闭式半开式开式结构有轮盖和轮盘叶道截面封闭有轮盘,无盖板流道半封闭无轮盘、盖板流道完全敞开优点水力效率高抗堵塞能力强制造简单无堵塞制造简单缺点制造复杂水力效率较低水力效率低适用范围高扬程泵洁净介质含杂质介质浆状粘稠介质1.11.1叶轮一、叶轮的结构型式@CUPC5图1-81离心泵叶轮型式1.11.1叶轮@CUPC6二、叶轮的主要结

3、构参数⑴叶片型式⑵叶片数目:6~12片(a)后弯型叶片(b)径向叶片(b)前弯型叶片1.11.1叶轮⑶叶片进、出口安装角@CUPC71.11.1叶轮@CUPC8二、叶轮的主要结构参数⑶叶片进、出口安装角图1-11叶片进出口三角形Δβ=β1A-β1C1→β1→βA1Δβ=3~10°β1A=18~25°β2A=16~40°1.11.1叶轮@CUPC9β2A↑→ρR↓→液体所获静压能头中比例↓不希望!?β2A↓→ρR↑→液体所获静压能头中比例↑但HT∞↓!@CUPC10一、吸入室作用:将吸入管中的液体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引入叶轮。型式:⑴锥形:用

4、于小型单级悬臂泵,制造方便,起集流和加速作用,流速均匀,损失较小。⑶环形: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短,但液流进入叶轮前有冲击漩涡损失,液流速度分布不均匀;常用于多级分段泵。⑵螺旋形:目前我国悬臂式离心油泵和中开式多级蜗壳泵多采用这种吸入室。流动情况好,速度分布均匀,但液流进入叶轮前有预旋,使泵扬程有所下降。1.11.2泵过流部分的固定元件@CUPC111.11.2泵过流部分的固定元件@CUPC12二、蜗壳作用:收集、导出液体,并将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按流体流出叶轮的轨迹,流道呈螺旋形,多用于单级离心泵和水平中开式多级泵。截面型式作用损失

5、应用圆形流道扩展程度小转能作用小流动损失小扬程低的高比转数泵矩形扩展程度大转能作用大阻力损失大低比转数本泵倒梯形介于上两者之间中比转数泵1.11.2泵过流部分的固定元件@CUPC131.11.2泵过流部分的固定元件@CUPC14三、导叶作用:收集、导出液体,并将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多用于分段式多级泵。型式:流道式导叶正反向导叶分别铸在隔板两侧有,液体在流道内连续流动,不易形成死角和突然扩散,速度分布较均匀;水力性能好,但制造加工工艺复杂。径向式导叶由正向导叶、弯道和反向导叶组成。1.11.2泵过流部分的固定元件@CUPC15图1-

6、84流道式导叶图1-85径向式导叶1.11.2泵过流部分的固定元件@CUPC16轴封:转轴与机壳等静止元件之间的密封作用:防止泵内液体泄漏到泵外,或防止空气吸入泵内。常用的轴封型式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其中机械密封应用最为广泛。1.11.3轴封装置@CUPC17一、填料密封常用填料有:石墨浸棉织物填料:t≤40℃石墨浸石棉填料:t≤250℃金属铂包石棉填料:t≤400℃填料密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由于填料密封是靠将填料抱紧轴来密封的,因此磨损和摩擦功耗较大,泄漏也大,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拧紧填料压盖,并且更换填料。因此对于

7、要求严格或密封介质压力较高时,一般不采用填料密封。1.11.3轴封装置@CUPC18二、机械料密封机械密封:1.机械密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端面密封动密封组成⑴主要密封件:⑵辅助密封件:⑶压紧元件:⑷传动元件:动环(旋转)、静环(紧固静止)密封圈(O形、V形等弹簧、推环等弹簧座、键、固定螺钉等1.11.3轴封装置@CUPC19四个可能泄漏点:A:动密封点。动环与静环之间的接触面上,主要依靠泵内液体压力及弹簧力将动环压贴在静环上防止泄漏。B、C、D:静密封点。较容易通过垫片、O形圈等实现密封效果。机械密封的特点:将容易泄漏的轴封改为较难泄漏的静

8、密封和端面径向接触的动密封。与填料密封相比,机械密封具有泄漏量小、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造价高、制造安装要求高等缺点。1.11.3轴封装置@CUPC202.机械密封的结构型式机械密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