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

ID:48256458

大小:8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_第3页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_第4页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圆柱的体积说课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课材料课题:圆柱的体积北濫小学2010年5月《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的体积”一课。内容包括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圆柱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把圆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联想到把圆柱切拼成长方体并不难,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

2、计算圆柱的体积。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我把圆柱体积和应用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其中,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有限,不能直接想岀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因此,我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一旦理解了圆柱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把圆柱体与转化后

3、的近似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定为本节课的教学关键。二、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儿个特点: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岀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

4、习习惯。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二)、说学法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

5、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三、说教具准备本节课我准备使用的教具有:制作好的课件、长方体实物、圆柱体实物、若干等分的圆柱。教具的使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本课难点的突破,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需耍学生准备的学具有:若干等分的圆柱等,这些学具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四、说

6、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分五个环节来完成。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首先,教师出示复习题:1、口算下面各圆的面积。①半径为1cm;②直径为4cm;③周长为62.8cm。2、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旧知的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然后,出不几组圆柱(同底等咼、同底不等咼、等咼不等底),观察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老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谁的体积大一些?再生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体,比较谁的体积大一些?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这时交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这一活动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7、趣,使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产纶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1.首先提出疑问:要判断圆柱体积的大小,究竟哪个人?哪个小?到底圆柱的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形体来计算它的体积?转化成哪种形体最合适呢?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出示投影,帮助学生思考。这样让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将旧知识进行类推,从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2.演示操作,探究新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主说出转

8、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教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演示给学生看以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