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

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

ID:48270488

大小:68.9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2-04

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_第1页
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_第2页
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_第3页
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屈 原 列 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司马迁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2、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导入: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

2、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

3、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

4、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国的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

5、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

6、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本文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

7、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词句疏通  一、实词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3、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5、屈平既绌6、亡走赵赵不内7、齐与楚从亲8、厚币委质事楚9、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二)一字多义:  A、伐:1、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