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机理

糖尿病发病机理

ID:48318583

大小:3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0

糖尿病发病机理_第1页
糖尿病发病机理_第2页
糖尿病发病机理_第3页
糖尿病发病机理_第4页
糖尿病发病机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发病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发病机理WHO1997年报告1995年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并预计2025年将达2.99亿,而新增加的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已成为世界第5位死亡主因,并且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吸引了众多的中外学者对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并存在显著遗传异质性。除少数患者是由于单基因突变所致外,大部分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及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

2、DDM)患者是多基因及环境因子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因子病(也称为复杂病)。  一、1型糖尿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遗传以及环境因素中病毒、化学物质所致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Ⅳ型超敏反应引起),  t辅助细胞(Th)分为Th1和Th2两个亚型,分别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因子(cytokine,CK)对Th1/Th2比例的调节作用与IDDM有关。病毒、化学物质及死亡的β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产生Th1刺激因子(IL-12),使Th1占优势,继而IL-2和IFN-γ,在胰岛局部促进炎性细胞浸润并释放IL-1β、TNF-α、TNF-β、IFN-γ及自由基N

3、O、H2O2-、O2-,杀伤少量β细胞。这些β细胞以自身抗原被提呈给Th,产生针对胰岛β细胞的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INS自身抗体及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等,释放CK,募集更多的炎性细胞,放大β细胞损伤效应,使血浆中的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下降,最终导致IDDM。Th的激活受MHC-Ⅱ类分子(majorhistocompatilitycomplex,MHC)的限制。β细胞表面已发现有HLA-Ⅱ类(Humanleukocyteantigen,HLA)抗原的超表达和单核细胞的浸润,这些都是细胞免疫的表现。  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其

4、遗传易感基因十分复杂。HLA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其上有与免疫反应及其调节有关的基因。其中单倍体型A1、C1、B56、DR4、DQ8有非常高的绝对危险性。而近50%的遗传危险性可归于HLA基因的近D区Ⅱ类基因(DR、DQ、DP)。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有HLA-DQb1链57位非天门冬氨酸(为天门冬氨酸时是保护基因)和HLA-DQA1链52位精氨酸。  近年来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从人类基因组中筛选出一些第二代IDDM易感基因:IDDM2(11p15),IDDM3(15q26),IDDM4(11q13)IDDM5(6q25),IDDM8(6q

5、27),IDDM7(2q31),IDDM11(14q24.3-q31)iDDM13(2q34),IDDM12(2q33上的CTLA4),GCK3(葡萄糖激酶3)位于染色体7p。  另外,胰岛素基因转录起始部位的旁侧区一可变数量串联重复(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VNTR)与IDDM易感性相关,VNTR的Ⅰ类基因含两个与糖尿病相关的等位基因,类为保护基因,Ⅱ类功能不确定。  对IDDM病例研究发现,其T、B淋巴细胞CD95表达减少,认为这种缺陷性表达导致针对胰岛β细胞的反应性T、B淋巴细胞凋亡受阻,而致IDDM。NO是介导胰岛β细

6、胞凋亡的主要途径,它的损伤效应包括:合成N-亚硝酸盐和过氧化亚硝酸盐、嘌呤和嘧啶的脱氨基以及灭活DNA修复酶和复制酶。也有学者认为NO是激活了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水平升高。IL-1β和TNF-α等CK以NO途径介导β细胞凋亡,iL-1α、IL-1β和TNF-γ等则通过Fas-Fas1途径,并有协同作用;且有人认为CK对β细胞凋亡与PLA2激活有关。  二、2型糖尿病过去研究,主要与INS分泌缺陷、肝糖(HGO)输出增多和周围胰岛素抵抗(IR)等因素有关,现在研究发现它还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  1.胰岛β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Transport

7、er2,GluT2)在使细胞内外葡萄糖快速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它保证了胰岛β细胞感受葡萄糖刺激、应答分泌INS。β细胞的葡萄糖敏感性异常与GluT2缺失程度相关联,这种缺失包括GluT2基因突变和翻译错误等。  2.hGO输出提高可能与以下有关:底物利用度降低,肝糖异生关键酶棗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升高(被乙酰CoA激活),而丙酮酸脱氢酶(被乙酰CoA抑制)等活性降低、促进糖异生的激素环境改变。但与GluT2含量无关。  3.IR的机理十分复杂,大致分为三类:⑴受体前因素:INS基因突变,合成减少或产生异常的INS;INS降解加速;存在外源性或内源性的INS抗体;胰岛素

8、受体(INSR)抗体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