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

ID:48330007

大小:10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8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_第1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_第2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_第3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_第4页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年级 第三课 朋友真给力 教师用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第三课朋友真给力【主题说明】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懂得谦让、友善、宽容别人;自主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恰当与异性同学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关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领悟学习生活离不开朋友的支持与帮助。2、情感目标:感受朋友间的温暖,懂得朋友间需要给予与分担。3、行为目标:制作朋友问候卡,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朋友间的温暖,懂得朋友间需要给予与分担。难点: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感受幸福,获得成长。【课前准备】教学PPT;收集本班级一两个有关朋友间互助

2、的典型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初步感知生活中离不开朋友的帮助。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一天放学时,天正下着大雨,学生们陆续离校。一个没有带伞的女孩冒着雨向校门走去,不远处一个撑着伞手里还拿着一把伞的女孩微笑着向淋雨的女孩跑过去。1、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2、本环节用时5分钟。2、学生思考: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4、教师小结:可见,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朋友帮助,朋友的帮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活动营(体验分享)进一步感悟生活中离不开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感受

3、到朋友间的温暖。懂得朋友间需要给予与分担。活动一:你我同行1、明确活动规则:朋友两两组合,进行游戏,其中一人眼睛被眼罩蒙住,在规定的线路上前行,另一人只能用非言语动作引导戴眼罩的同学向前行进,哪位戴眼罩的同学最先到达终点,他/她所在的组就获胜。然后朋友间互换角色,重复游戏。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两名学生参加游戏“你我同行”。3、游戏开始。4、互换角色,重复游戏。5、学生谈活动中的感受。游戏进行中你有哪些感受?游戏结束后,你有哪些感受?6、教师小结:生活中需要朋友,有些事情需要朋友的合作,1、活动既可以以小组进行,也可以自愿配对。2、交

4、流环节,引导学生充分深入地分享。学生在交流“最难忘的事情”时,教师要让学生尽情说,只要说的内容传递的是正能量,就要给予肯定。3、教师可以从另一角度进行引导:生活中离开了朋友的帮助,与朋友团结合作不仅会带给我们成功,也会带来无限的快乐。活动二:我与朋友间的那些事1、仔细看图,体会图中描绘的内容。2、小组交流:自己给予朋友哪些帮助与支持?朋友给予自己哪些帮助与支持?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3、小组推荐交流: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4、学生谈感受。5、教师小结:真正的朋友懂得给予、分担。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伸出的友谊之手,会带给你温暖与快乐;当

5、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给予也能让自己快乐。将会是怎样的?从而体会朋友的珍贵。4、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分享屋(总结提升)让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懂得珍惜朋友情。1、教师提问:你心目中的理想朋友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2、学生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分享。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1、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适时进行指导。2、教师可把课前收集的案例在班上分享,让学生分享到身边的感动。3、本环节用时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白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一、阅读小故事:友谊1、点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内容

6、。2、独立思考:读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3、学生自由发言。二、给久违的朋友制作一张问候卡片。教师提示:纯文字问候卡、纯图画问候卡、图文并茂问候卡,问候卡的形状可多样等。1、朗读形式不限,可以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等。2、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予以引导。3、问候卡片可留作课外作业。卡片可不做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进行评比。4、本环节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活动反馈】1、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高不高。2、学生在活动中能否做到畅所欲言。3、通过活动,学生是否真正懂得如何珍惜朋友。【练习题】1、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向你的朋友表

7、达你对他的思念?2、回到家里,问一下爸爸妈妈,他们是如何珍惜朋友的?【教学参考素材】儿童进入小学后,他们接触到更多数量和类型的朋友,同伴间的互动增加。塞尔曼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5个阶段:3-7岁时,没有友谊的概念,一起玩就是友谊;4-9岁,单向帮助;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12岁开始进入友谊的最高阶段。在儿童中期(10-11岁,大约小学4-5年级),大部分儿童的同伴交往就已经在同伴团体中进行了。日本心理学家广田君美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5个时期:孤立期——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团体,各自

8、在探索和谁交朋友;水平分化期——由于空间关系等自然因素,儿童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垂直分化期——凭借儿童的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分化为属于统治地位和被统治地位的儿童;部分团体形成期——儿童之间分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小集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