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

ID:48379539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2-03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5.1.1相交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1.1相交线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5.1.1相交线”一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小学已经掌握了两条直线相交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学习邻补角、对顶角的有关定义、性质及应用。它是本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2)通过对顶角、邻补角性质的研究,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知识与技能(1)理解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2)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重

2、点、难点: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信息技术资源分析与准备:白板课件、PPT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图片为主体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图片(多媒体投影汕头大桥的图片、围棋的棋盘),阅读其中的文字。师生共同总结:同学们,你们看这座宏伟的大桥,它的两端有很多斜拉的平行线,桥的侧面有许多相交线段组成的图案;围棋的纵线相互平行,横线相互平行,纵线和横线相交。这些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在我们生活的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

3、和平行线。那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本节我们一起来学习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它们的关系。教师板书:5.1.1相交线二、指导自学为了顺利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投影: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并会找出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做出检测题.(此环节三言两语导入新课,出示目标,为下面学生自学、检测节约了时间。利用白板播放课件,出示目标,课件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目标,同时提高课堂效率三、先学

4、(15分钟)1、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2、学生练习:检测题P5练习13、2分钟学生看投影理解概念:邻补角、对顶角.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此环节利用白板投影课件,节省时间,同时让学生上来做题可利用白板笔书写在白板上,从而提高效率,更加直观,还可以保留痕迹,在课堂小结时重新呈现。)四、后教(10分钟)1、自由更正请同学们认真看堂上板演的内容,如果有错误或不同解法的请上来更正或补充。2、讨论、

5、归纳(1)练习1、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221112通过三个不同类型图形的判断,来加深对对顶角概念的理解。练习2、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为什么?122211通过三个不同类型图形的判断,来加深对邻补角概念的理解。练习3、下列各图中∠1的对顶角是∠1的邻补角是一个角的对顶角有个,邻补角最多有个。2134总结:一个角的对顶角有1个、邻补角最多有2个。(2)对顶角性质在上图中,∠1的邻补角是∠2和∠4,所以∠1与∠2互补,∠1与∠4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2=∠4,类似地有∠1=∠3.教师演

6、示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及推理的过程。强调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二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此环节中的板书,直接利用白板呈现,可保留讲解痕迹,如所作图形等,方便小结、复习等再次使用。)五、拓展延伸例题: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是∠AOD的平分线,已知∠AOC=50°。求∠DOE的度数。EODCBA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辨让未知角与已知角的关系,用指出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的,然后演示出规范的求解过程.[说明: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特征、探索解题思路

7、,这是例题教学的关键,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六、当堂检测《基础训练》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此环节学生回答后,可展示上课所用的白板课件,再现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加深学生印象。)八、布置作业:课本第7-8页1、2(必做)第8页2(选作)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是在七年级上册学习过线、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第一课时.对顶角是几何求解、证明中的一个基本图形,其中对顶角相等也是证明中常用的结论,以此实现角之间的相互转化.内容相对简单,但

8、又非常重要.对于学生上黑板作出的等角,我立即强调相等是观察想象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说明.对顶角的概念出来后,立即找到生活原型,以加强认识,联系生活.在辨别给出图形是否为对顶角的一组题目中,果然如课前所料,学生的几何语言运用不够熟练、严谨,我耐心地纠正,原因是几何开始一定要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