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

ID:48396452

大小:6.6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19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_第1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_第2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_第3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_第4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5-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铜饪食器青铜酒器青铜盥水器青铜乐器青铜杂器青铜兵器青铜盥水器盘匜鉴盘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以盘承接。小的盘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也用以洗浴。形制特点:多圆形,浅腹。商代的盘多无耳,圈足,器内多用水生动物龟鱼的纹样作装饰,有的还在边沿铸立鸟。西周至春秋的盘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西周晚期到战国的盘有长方形的,如传世的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和故宫博物院所藏春秋战国之际龟鱼蟠螭纹方盘。虢季子白盘(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盘)高39.5cm,口长137.2cm,口宽86.5cm,重215.5kg,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散氏盘(西周)(台北故宫博物馆)曾

2、候乙尊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尊盘通体用陶范浑铸而成,尊足等附件为另行铸造,然后用铅锡合金与尊体焊在一起。尊颈附饰是由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样构成,属于熔模铸件。曾候乙尊盘(春秋战国时期)匜(yí)《左传》有“奉匜沃盥”的话,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匜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制特点: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现,多有四足。春秋时有三足和无足的匜,战国的匜一般都没有足。鉴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像盆,更像缸。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二耳或四耳。古代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

3、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鉴盛行于春秋战国。戈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勾兵”,用于钩杀。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柲、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四部分构成,戈头每一部分都有专名:刃部称“援”,援末转折而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松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松的小孔称“穿”。商代戈有三种形式;直内戈、曲内戈、有銎可以插柲的戈,一般没有胡。商末出现有胡的戈。西周的戈多短胡,有一穿至三穿。春秋战国的戈多有三至四穿,更便于固定在柲上,同时援变得狭长而扬起。有的著作把无胡有銎的戈称作“瞿”,把援体呈三角形的戈称作“戣”。戟(jǐ)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兼有戈用于

4、钩、矛用于刺两种作用。安装木制或竹束成的柲,柲端也有铜镦。商代有戈、矛分铸的戟,如河北藁城台西所发现的。西周的戟多将戈、矛合铸成一体。如河南浚县辛村卫墓出土的候戟。春秋战国戟数量增多,戈、矛(称为“刺”)多分铸。战国末至汉代有“卜”字形的戟。钺(yuè)古代兵器中刑具,用于砍杀。形状像后来的大斧。有穿,安装长柄。有些鉞雕镂精致的纹饰,可能是作为仪仗用的。鉞大部分是商代的。除此外,还有矛、刀、剑、匕首、弩机、矢镞等越王勾践剑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就是提着这把剑起兵灭吴,迫使夫差自刎。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及北京钢院《中国冶金史》编

5、写组的学者们,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发现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铜和锡的比例也不一样。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剑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锋利无比。剑身菱形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青铜乐器铙钟鼓钲铃錞于铎铙(náo)商代打击乐器。形似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插木把。使用时执把,使口朝上,用槌敲击。特大的铙使用时需插在铙座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但1976年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铙则为大小相次

6、的五件为一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