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

ID:48416366

大小:72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19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_第1页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_第2页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_第3页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_第4页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1(第二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述一、流体输送机械作用对流体做功、为流体提供能量、使流体的机械能提高;结果:流体的动能↑、位能↑、静压能↑,克服沿程阻力或兼而有之;如供料点到需料点:2121二、流体输送机械分类1.按工作原理: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流体动力作用式;2.按输送流体种类:液体——泵;气体——风机、压缩机;三、讨论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原理、构造、性能及计算;第一节离心泵1.离心泵特点:结构简单、流量均匀、适用范围广、适用各种液体;2.离心泵外观:一、离心泵的主要部件(一)叶轮——叶片与盖板组成1.结构4-8个叶片(前弯、后弯、径向)液体通

2、道;前盖板、后盖板,无盖板闭式叶轮半开式开式2.作用叶轮作为旋转部件,将电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提高液体的的静压能、动能;(二)泵壳——泵体的外壳,包围叶轮;液体的汇集与能量的转换(动静)的场合;1.结构:为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牛壳形通道;液体入口:泵壳中心;液体出口:泵壳切线方向;2.作用:液体从叶轮高速抛出后,沿蜗牛壳形通道流动,使流速下降,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三)泵轴——垂直叶轮面并指向叶轮中心;离心泵装置简图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电动机带动泵轴使叶轮高速旋转,使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操作过程:启动电机叶

3、轮旋转液体的静压能、动能,进入泵壳使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排出泵;同时叶轮中心产生低压吸入液体;2.气缚现象指若泵未充满液体,存有空气,因其密度很小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使叶轮中心低压的形成,液体不能吸上,故不能输送液体;为避免气缚现象,故启动泵前须进行灌泵操作;3.轴封的作用——机械密封与填料密封;4.平衡孔的作用——消除轴向推力;5.导轮的作用——减少能量损失;三、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一)流量Q(体积、m3/h):与叶轮结构、尺寸和转速有关;(二)压头H(扬程、J/N=m):指1N流体通过泵获得的机械能与Q、叶轮结构、尺寸和n有关;

4、Hz(三)功率与效率1.轴功率N与有效功率Ne轴功率N(w):单位时间输入泵轴的能量;有效功率Ne(w):单位时间液体获得的能量;2.效率:=Ne/N=vmh——<100%v:容积损失、m:水力损失、h:机械损失;四、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一)泵的性能曲线指H~Q、N~Q、~Q之间的关系曲线;n一定离心泵的性能曲线说明:①H~Q曲线:QH、Q很小时可能例外;②N~Q曲线:QN、大流量大电机;关闭出口阀启动泵时,启动电流最小;③~Q曲线:Q、Q、存在max;泵的铭牌的性能参数与max对应

5、、泵选型时应依据泵的max;(二)泵的转速的影响指泵的Q、H、N与n之间的关系,称为泵的比例关系;(三)液体的黏度和密度的影响1.黏度的影响泵的能量损失(Q、H、)、N2.密度的影响与(H,Q,)无关;但,所以(N、Ne)例题2-2习题1本节要点: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叶轮、泵壳、泵轴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启动电机叶轮旋转液体的静压能、动能,进入泵壳使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排出泵,同时,叶轮中心产生低压吸入液体;3.气缚现象指泵存有空气,因其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使叶轮中心低压的形成,液体不能吸上;启动泵

6、前须进行灌泵操作,以避免气缚现象;4.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Q、压头(扬程)H、轴功率N与有效功率Ne、效率:=Ne/N5.离心泵的性能曲线H~Q、N~Q、~Q之间的关系曲线6.泵的转速的影响指Q、H、N与n之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