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

ID:48450832

大小:827.7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30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_第1页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_第2页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_第3页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_第4页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动力学中两种典型物理模型“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水平传送带又分为两种情况:物体的初速度与传送带速度同向(含物体初速度为0)或反向.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只要物体和传送带不共速,物体就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朝着和传送带共速的方向变速(若v物v传,则物体减速),直到共速,滑动摩擦力消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或由于传送带不是足够长,在匀加速或匀减速过程中始终没达到共速.计算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要分两种情况:①若二者同向,则Δs=

2、s传-s物

3、;②若二者反向,则Δs=

4、s传

5、+

6、s物

7、.2.倾斜传送带物体沿倾角为θ的传送带传送时,可以分为两类:

8、物体由底端向上运动,或者由顶端向下运动.解决倾斜传送带问题时要特别注意mgsinθ与μmgcosθ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进一步判断物体所受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确定物体运动情况.例1 (2018·安徽省安庆市二模)如图所示,半径R=1.6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下端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水平传送带上A、B两端点间距L=16m,传送带以v0=10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到传送带上,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g=10m/s2.(1)将滑块在传送带A端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由释放到第一次经过B端时所需时间;(2)若滑块仍由静止释

9、放,要想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滑块在传送带上释放的位置范围;(3)若将滑块在传送带中点处释放,同时沿水平方向给滑块一初速度,使滑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此初速度满足的条件.变式1 (2018·甘肃省兰州一中模拟)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7°足够长的传送带以4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将小物块以2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冲上传送带,小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1)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2)0~8s内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划痕为多长. “滑块—木板”模型如图所示,解决此模型的基本思

10、路如下:运动状态板块速度不相等板块速度相等瞬间板块共速运动处理方法隔离法假设法整体法具体步骤对滑块和木板进行隔离分析,弄清每个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过程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f;比较Ff与最大静摩擦力Ffm的关系,若Ff>Ffm,则发生相对滑动将滑块和木板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临界条件①两者速度达到相等的瞬间,摩擦力可能发生突变②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二者共速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相关知识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等例2 

11、(2018·山西省长治、运城、大同、朔州、阳泉五地市联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木板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间紧密接触,每个木板质量M=0.6kg,长度l=0.5m.现有一质量m=0.4kg的小木块,以初速度v0=2m/s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木块滑上第二个木板的瞬间的速度大小;(2)小木块最终滑动的位移(保留3位有效数字).变式2 (201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模拟)如图甲所示,滑块与长木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均处于静止状态.作用于滑块的水平力F随时间t

12、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质量m=2kg,木板质量M=1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已知滑块在2.5s内没有滑离木板)(1)在0~0.5s内,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2)在2.5s时,滑块和长木板的速度分别是多少?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类型1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运动情况例1 (2018·陕西省榆林市第三次模拟)如图3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为m=2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36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

13、阻力大小恒定,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在t=5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75m(g取10m/s2).图3(1)求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2)假设由于动力系统故障,悬停的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求无人机悬停时距地面高度;(3)假设在第(2)问中的无人机坠落过程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系统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求无人机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变式1 (2018·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次质检)如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