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

ID:48458112

大小:13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01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1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2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3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4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5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6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7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8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9页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16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文档附件4.1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一、监测目的(一)监测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二)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三)减少导管留置和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四)利用监测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二、监测对象(一)监测对象被监测的对象必须是住进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所有患者;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患者住进ICU的时间≥48小时,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三、监测指标ICU的总体医院感染率。四、器械相关感染定义(一)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

2、染的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生诊断的肺部感染。(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血培养至少可获得1个阳性的结果,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段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3CFU/导管段),并且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和抗菌谱相同,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三)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专业整理word格式文档近期内留置导尿管史(通常为7天内),有或无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

3、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五、监测方法(一)前期准备工作监测开始前对微生物室及ICU主任、护士长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二)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参与ICU医院感染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适应证和置管部位、执行正确的置管方法和置管后的护理。(三)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为了能保证ICU医院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1、医师①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适应证、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方法。②当发生或怀疑器械相关感染时,应送标本做细菌微生物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患

4、者不需常规进行导管尖端的培养,在考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根据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③正确填写检验报告申请单。④根据微生物学药敏结果选择抗菌治疗。2、护士①每日晨8时(或午夜12时)登记ICU患者日志。②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插管部位变化。如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出现插管局部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的迹象时,应检查插管部位。③记录导管置入和拔除的时间以及操作者。④专业整理word格式文档加强导管和置管部位护理。如对于中心静脉导管(短导管)每2天更换一次纱布敷料,每7天更换一次透明敷料;当敷料变潮、

5、松动、污染或需要观察插管部位时,更换敷料。⑤当发生感染或怀疑感染时,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并及时送检。标本应在采集后1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厌氧培养要在10分钟内送检)。3、微生物室工作人员①接收标本时应初步确认送检标本是否合格。②在检测标本时应确认标本合格后才进行相应检测。③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4、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①持续观察ICU患者,在患者转出到其他科室后继续跟踪调查48小时。②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体温单、X线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等,向医师、护士了解情况,根据患者临床征状体征、相关检查(胸部X线检查、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为医院感染以及器械相关感染。③每

6、日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和ICU患者日志(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四)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正确掌握标本的采集时机和方法以及送检时限,及时发现疑似病例。(五)、临床病情等级评定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宜相对固定),对当时住在ICU的患者按ICU监测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进行病情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患者数。在评定时,按当时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要出现的情况无关。有相同诊断的患者,可能不属于同一临床分类级别。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受到评定,为了方便,每月定为4周。专

7、业整理word格式文档ICU监测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分类级别分值分类标准A类1分只需要常规观察,而不需加强护理和治疗,(包括手术后只需观察的患者)。这类患者常在48小时内从ICU中转出。B级2分病情稳定,但需要预防性观察,而不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的患者,例如某些患者因需要排除心肌炎、梗死以及因需要服药而在ICU过夜观察。C级3分病情稳定,但需要加强护理和/或监护的患者,如昏迷患者或出现慢性肾衰的患者。D级4分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护理和治疗,并且还需要经常评价和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如心律不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还未出现昏迷、休克、D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